
3.1.2基于体制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在教育体制与社会环境维度上,满意度最高,M=4.2010,P<0.001,差异非常显著。虽然目前对教育体制、教学制度的争论最多,并且我国也正处在教育改革浪潮中,也许因教育改革的不确定因素,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体育教师,在没有能力改变与左右教育体制的大前提下,又能很好的适应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本身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是很高,以及在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不论是何种教育体制均不能影响自身发展,只要安心干好本职工作,积极进取,满意度自然会很高。当然从中也可看出体育教师对教育大环境缺乏一种热情、信念,以及参与其中对我国教育体制与环境、课程改革等提出建议共同发展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一种决心。这与陈卫旗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可能不同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 3.1.3基于同事关系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在同事关系维度上,满意度也很高,M=3.156,进行T检验,P<0.01,差异非常显著。这与预想的结果基本吻合,因为体育教师的性格相对比较外向、开朗、活泼、直率,愿意与人交往,与其它组教师没有过多的利益冲突。同时由于专业的特点,同组教师经常在一起活动、沟通、相互交流,加上教学上的压力相对较小,关系相对较好。社会交往需要的满足直接的促进了满意度的提高。 3.1.4基于社会地位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在社会地位维度上,经过T检验,M=3.337,P<0.001存在显著差异,满意度高于中等强度值,这很好的诠释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这点已得到肯定答案,但提高的幅度并没有想象中高,地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教育的大环境,与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更与我国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鼎立相助有直接关系。水涨船高,教师整体地位的提高,带动体育教师的地位也相应提高起来。同时,从体育专业角度考虑,体育教师又是培养人才的伯乐,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直接作用者,随着“健康第一”思想的传播,体育教师的价值日益得到体现,人们的健康观念日益明显,体育教师地位也就有所提高。从维度五整体来看,在十个维度中,满意度水平排第三,也证明体育教师的地位确实得到提高,不论从收入、声望、工作内容方面满意度得分均很高。但也存在某一方面的不满意,应引起重视,这一点可见表5。这点从社会地位维度中教师受歧视项目的百分比可以看出,虽然大方向教师地位得到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49%的体育教师认同此项目观点,即社会上仍然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现象,仍然没有脱离过去社会长期存在的对体育偏见的意识。当然,这种现象还有可能与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得出的结论,相对认为体育教师受歧视。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对体育与健康事业的重视程度,体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以及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个契机,促使人们对健康体育的再认识,这种观念也会逐渐转变,体育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3.1.5基于社会认可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