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推荐 

语文,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

新闻来源:教育信息   新闻作者:董维   责任编辑:王慧   新闻录入:廉姝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0.05.06
    众所周知,在高中设置的诸多学科中,语文多年来一直非常不幸的面临着一种尴尬局面:这一学科的地位之高似乎不容置疑,传承中国文化,发扬母语光辉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在语文学科的身上。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者深感其难,学者亦乏兴趣,而社会上关于“语文误尽苍生”一类的指摘也劈头而来。
    于是。在高考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陷入了两难的困境。若要注重人文性的培养,似乎并不适合高考答题;若只是注重技法,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没什么助益。高考的指挥棒令绝大部分教师不得不选择了后者。于是在永无休止的应试训练中,不见学生语文考试成绩迅速提高,却见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母语的情感逐渐泯灭。在应对高考的各种练习中。原本内涵深厚充满美感的课文往往被束之高阁,只要掌握了固定的答题程式。语文考试的成绩即便不是名列前茅,也一定不会给总成绩拖后腿。所以,学生成绩不高时,首先想到多做些数学题,多背些外语单词,却惟独不曾想过要去学学语文。因为,学多了不见效果,不学也未见得影响分数。语文课正在逐渐成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好在近年来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似乎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有些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因并未设置语文考试而引发社会种种质疑,但毕竟如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还是设置了一些充分考查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优质考题。这些考题的特点如下:一是以社会现象为问题起点;二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三是具有多种回答路径;四是不设唯一答案。注意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对社会生活关注度的考查,从而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谈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这样的考试信息无疑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灵活的、不设唯一答案的、毫无程式可言的语文题引领我们回归到了语文原有的世界当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优秀的语文能力也非一蹴而就。“腹有诗书气自华”,“梅花香自苦寒来”,语文素养必须通过不断的汲取知识的甘霖而日益深化加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语文课必须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能力提高为目的的综合课型,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语文能力的高低,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教学的终极点放在能力的提高上,是合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的。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语文考试正在努力回归语文本位。那么我们在如今多途径升学的形势下,完全可以在关注高考的同时,以人为本,关心学生心灵,注重个性发展,带着镣铐应节而舞,这将是我们今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所走的坚定不移之路。
   上一篇文章:语文被拒考的隐忧
   下一篇文章: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概念图的优点和误区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