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视综合,立足单科 抓好学科内综合,有意识渗透综合思想,逐步由单一知识点过渡到多知识点综合,由学科拼盘式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综合。命题取材于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学科,如环境化学、生物化学、海洋化学等。这些领域发展很快,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如粮食短缺、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的缺乏、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沙尘暴、生态农业的建设、保健药品的生产和使用等等,也可取材于计算机、地理等学科知识以及国外考题,反映当前的新科技,考查学生全方位的综合潜能。 3.夯实双基,降低难度 综合能力测试注重以问题立意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重点,需要学生解题时要搜寻检索头脑中的学科知识,再重组整合,所以知识网络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过去学科考试深挖洞的做法已不适应综合考试。综合能力考试的难度在于将现实问题的表面现象从科学本质以及联系、运动的观点方面加以整合、分析、预测。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综合能力测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联系实际。命题取材于社会重大的、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课题,再适当做简化处理。这种取材以情景为中心,使学生增强社会参与意识,让他们感到目前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例如:能源问题,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能源,能源的短缺是当今世界性的大问题。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如何开发新能源是各国都在关注和探索的课题,而能源这一热点信息可将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 再比如,人类健康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既可以联系各学科知识,普及科学常识,又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强化实验,突破难点 高考题中,实验题是最难得分的部分。试题选自大学教材、生物奥赛、国外考题。既有实验理论、实验设计,也有实验结果分析。理化生三门学科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上遵循着相同的认识规律,三门学科都是实验科学,因而在实验方面对学生都有同样的要求,如实验设计能力,恰当选择、使用仪器、器材、药品的能力、正确的操作能力及实验综合分析的能力等。在做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除此之外还应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过程和结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6 .严格规范,注重创新 学科知识的严密规范是前提,如计量单位、实验操作、解题格式、学科用语的规范。创新是指用已学知识来解答或解决简单的未知问题解答一般的信息迁移题,学会解决一些带有一定综合性的现实问题,还有实验的设计分析。 7.培养能力,扎实训练 要按照新生物教学大纲中对能力方面的要求扎扎实实进行能力训练。 (1)能够正确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 (2)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 (3)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4)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5)进一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