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大综合高考模式下的地理命题分析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孙德峰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04.28

    2005年的高考即将来临,结合辽宁的高考特点(大综合)及国家考试中心考试说明的要求,在此探讨一下高考地理试题的走向。
    一、命题思想
    《考试说明》中明确了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高考不但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要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所谓的能力就是指知识加方法。单纯的背诵知识结论是不能应付高考的,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要理解知识的内涵,要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说明中还提出了考查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主要是指最基本的知识点和最基本的技能。它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掌握初高中教材所提供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而不是一些偏、怪、难的东西,二是掌握一些高中生应该知道的但不属于地理范畴的一些常识,如物理、化学、历史、政治、语文、自然、生物等一些常识,高考题中,出现过的PH值、数据的统计、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地理因素、数学公式等都属于这一类。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知识不能忽略,因为我们要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我们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如:2003年辽宁卷中的1、2两题。考查的就是第五单元中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基础知识;2004年辽宁卷中的1--4题,考查的就是关于第二单元大气臭氧层的相关知识;2004年辽宁卷中的5、6题,考查了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中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知识。二是基本技能,重点体现在判图能力上。如2003年辽宁卷中的5、6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2004年辽宁卷中的第一幅图,是南美洲南端的一个区域图,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判断能力。高速公路的图及南美洲南端的区域图在初中、高中地理教材中都没有出现,但试题中出现了,而且答案就在图中,这不属于超纲,地理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阅图能力,同时在教材中也有相关的知识。三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根本。如2003年辽宁卷中的3、4题,它就综合了初中关于河流、高中关于地表水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看一道综合性的试题,它综合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00年广东卷中的一道题: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1)河流曲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的海拔可能为
    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
    (3)下述土地利用中较不合适的是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首先我们要对图进行综合判读,利用等高线的基本特征以及判读地图(地图的基本特征)的基本方法判断出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如:方向的判断根据指向标的指向;根据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地形特点:东部为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其中北部是陡坡、南部是缓坡、中部是陡崖,区域的西部为平原,并有一条河流。根据等高线在山谷中的特点由低向高突出的特征可以判断本区域的东部,北高南低,因此河流的总体流向是自北向南。本题中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联想到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如地形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山地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坡度比较和缓的坡地和平原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但坡地发展种植业必须改造地形条件。悬崖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断。根据等高线的一些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悬崖的相对高度,L(N-1)≤H<L(N+1),其中L表示该图的高等距,N表示在悬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了,第⑴小题因为河流总体流向是从北向南流,对于ab段来说,是从东南向西北流,应选择B。第⑵小题,根据公式计算可以选择D。第(3)小题,可以选择A。本题考查了关于等高线、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等的一些基础知识,既考查了学生的阅图能力,同时他又是一道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例证。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让“爱”在心灵的天平上等重
   下一篇文章: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