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东北三省四校研讨课有感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郭宇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3.12

    课堂上建设教学的生成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创设和谐自由的情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教师要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信息,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①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例如,在进行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后,学生由实验现象推测出产物是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自然而然,学生要知道是什么气体,从而学生自发的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设计收集气体的方法,检验气体的方法,再按着学生的设计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这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大受鼓舞,兴趣大增。②在实验异常中求生成。例如,在进行加热条件下铝箔在空气中的变化实验时,即使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箔也没能进行剧烈反应,与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产生碰撞,促使学生提出问题“铝能否和氧气进行燃烧反应”“‘铝进行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进而使学生提出探究的题目“铝燃烧的条件”,最后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进行演示实验,铝能燃烧,需要增大接触面积或提高温度来加快反应。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可谓波澜起伏,学生在“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③用学生的错误促进生成。例如,进行钠燃烧的实验时,学生没有擦净钠表面煤油,导致生成物呈现黑色,有学生提出疑问“黑色物质是什么”,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黑色物质是煤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这样自然的生成,使学生养成了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用师生、生生的对话促成生成。例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时,加热铝箔后,某学生提出“好像要掉下来一样”的说法,另一学生提出“不会掉下来,是铝与氧气又迅速形成的氧化膜包住了里面熔化的铝”,学生间的交流促成了生成。 

    这次参加三省四校研讨课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不应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应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浅谈语文教学的风格
   下一篇文章: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理念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