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2007年辽宁省物理高考解析
--在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物理研讨会上的报告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刘生波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05.17


    2007年的高考题将近一步地向生活、生产和前沿科技靠近,这类题目将进一步加强,但考查的仍是基础知识,只是对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拓展能力进一步加强。
    4.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设计
    实验题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考物理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考生独立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近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至少两题以上,题型己不拘泥于单独的实验题部分,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题中,既有单选题、多选题,又有作图题、填空题、连线题;另外,考查的内容也不只是局限于过去的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
    以2006年高考题为例,06年江苏卷第13题是对电学实验中的“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灵敏电流计的改装”和“半偏法测电阻”的综合考查,这一设计实验的难度非常大。06年广东卷第12题,也考查的是“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但该题考查的角度是“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步骤”和“利用表格处理数据”。06年上海卷第17题,考查的是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06年理科综合全国卷Ⅱ第22题,也考查的是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06年理科综合全国卷,第22题第(2)问考查的是利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的步骤设计和器材选择。电学设计实验历来是高考实验的重中之重,几乎每年必考,也是学生主要的失分点,所以在复习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验内容的考查已游离于课本,常用新的物理情境考查传统的实验。2007年的实验设计将更具有挑战性,实验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地位,将在高考题中进一步得到体现。

    第三方面  高考考场上物理学科中的失误分析 
    考生在高考试卷中写出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生的应试心理状态、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度和质量。由于心理紧张、基本功不扎实、审题不严谨、思维不缜密、解答不规范等原因,产生了失误或者错误,造成失分。
    一、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如动能、向心力公式混淆。
    2.表达不严密,书写不规范
    表达严谨,符合科学性,书写规范,要能反映考生的思维过程,这是解题的一项基本功。有的考生物理符号乱写乱套,如:U、v不分,M、m不分,g、a不分,r、R、L、S不分,9、q、g不分,e、q不分等不规范的书写屡见不鲜。同一字母的大小写有时表示的物理量是不同的,应加以区分,如:电子电量用e表示,电场强度用E表示,这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互换。
    有的考生没有在解题过程中对题文中未出的字母进行假设说明;有的考生用未知量表示结果;有的考生不写出方程的原始公式,而是直接写出推导式、变形式或结果计算式,失去了得分点。如不写原始公式,而是直接写出结果计算式如安培力推导式、电量推导式、变压器中电流关系推导式等;有的考生不说明解题中所列各式运用的物理规律和依据,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3.数学基础薄弱,计算不准确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的考生不能从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出轨道半径,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计算时错误率很高。计算不准确目前己经成为同学们解题中的突出问题了,大家在平时学习中主观上排斥复杂的运算,认为解题有思路就可以了,或由于平时用计算器,造成大型考试中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计算失误多,从成绩上看“做不对”与“不会做”没有区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如果健美操队是实验园的一支奇葩我愿做一名辛勤的园丁
   下一篇文章: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控艺术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