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综合”有三个知识梯级:①对知识的组合,②对知识的结合,③对知识的融合。知识的组合,也就是说,以学科教学为主,打牢基础,掌握本学科知识结构。知识的结合,强调的是学科内综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取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的融合,注重的是各学科间的综合,在获取知识、重组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方式,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2.改革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讲授与自学,教材与实践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情感、创造性道德、创造性审美、创造性技法等。
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由一般到个别的知识演绎法,实现由个别到一般的知识归纳法,让学生感悟知识、归纳知识、探究知识、创造知识。坚持“四结合”和“四统一”的教学理念,广泛研究单学科与多学科、多层面知识的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活动的结合;完成教学任务与实施心理调适的统一,教学知识与德育渗透的统一,讲授新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统一。
4.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发展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态度,改变“学科导向”模式(重智力,轻非智力因素;重灌输,轻实践)。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和自我完善。
5.改革教学管理。在教学的实践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因材施教,坚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紧衔接;课程结构、知识结构、教材内容的密结构;教学活动、学习过程、评价过程的快反馈;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更灵活;教育教学的领域更广泛。
综上所述,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的大教育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我们要懂得,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学校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场所,课堂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形式,书本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载体,教师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一个以“育人”为本的自主的、主动的、开放式的适应国际竞争的教学模式主宰着新时期教育领域。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