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新课改就是改几篇课文?
——2006年齐鲁之行观后感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赵志彦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09.13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 

    1.忽视基础知识。因为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性,这个理念很好,但不少教师理解不一样,有的在教学中不多做分析、训练,甚至连基本字词都回避,将较多的内容都用在让学生领悟上,这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而言,领悟便失去了意义。对基础知识也不重视,该背的不背,教师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严格落实,有些学生甚至还互相炫耀谁的更出彩。 

    2.过度求创新,语文课上成娱乐课。据了解,新课程把“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然而有些教师对新课改片面理解,认为就是要搞新意,搞花样,怎么热闹怎么好,这其实偏离了学科的本来面目,尤其是语文课,稍不注意把握主题,一不小心就上成物理课、化学课、经济学课甚至娱乐课,异化成各科杂烩的综合课。 

    某校一名语文教师在上一篇与物理、化学有关的课文时,就专门请了物理、化学教师一起,在同一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物理、化学专业知识,当时被多方赞赏,认为这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学科之间交流综合”,但后来大家回过神来,才发现这其实是典型的学科“泛化”,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意。 

    3.逐篇上课可能到“高四”也上不完。据了解,由于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科新课程早已进行,考试大纲却一直未出台,不少教师习惯了根据考试大纲来安排上课重点,如今却感到茫然,摸不清高考重点在哪里,干脆拿着新课本,套用过去的老方法,逐篇逐词逐句讲解。这方面在语文课教学上表现较明显。 

    为了稳妥起见,目前也有不少语文教师仍然按照过去的经验来教新课程。由于新课程内容比过去增加一两倍,并且牵涉面广,还要组织学生探索、实验。如果要在课堂上逐篇讲解,开展相关活动,按照现有课时根本不够,不少教师惊呼时间不够用,称上到“高四”都上不完。 

    一方面担心没有把握住高考方向,耽误了学生们的前程,只得按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上课;另一方面又要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接受上级和专家的检查。于是,有的教师应付新课改公开课已是“公开的秘密”:到公开课上,教师们都费尽心思搞新意玩花样,一堂课上得热闹非凡,得到各方赞赏;而平时各自上课时,则按照老套路讲应试重点,不敢有丝毫拓展。 

    4.高考成绩堪忧。新课改的目标是要实现探索性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拿高分的学生,而是培养有素质的社会年轻一代,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长远目标”。因此,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成绩,仍是家长、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近期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把高考的近期目标融入新课改的长远目标,在把握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又能把这些素质以分数体现出来十分关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山东省三所高中课改调研报告
   下一篇文章:善待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