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近年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类型分析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王晨光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03.13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实验能力的考察成为试题中的重点、难点和亮点。通过这一类试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多种能力。由于此种题目往往开放性高、难度大,学生处理起来存在着一定的畏惧感,不知从何下手。为了适应此类高考试题,在高考复习中了解生物实验试题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实验试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近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研究,现将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一、纠正错误型 

    这类试题往往在实验材料、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中存在错误,要求学生对实验中的错误或不完善处,进行纠正、补充,使实验方案趋于完善。例如:《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主观卷第30题。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表-1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从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 

    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_。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5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1)A、B、C  水  A草原  (2)①选取样方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l00cm×l00cm。②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③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二、补充完善型 

    这类试题一般给出具体的实验材料及条件,要求完成实验操作的部分步骤与预期结果,并分析原因。例如:《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主观题第42题。 

    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l3溶液,向B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过氧化物酶也可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  


    参照图-1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_____________号试验。 

  (参考答案:(1)酶的高效性    (2)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  (3)①2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滴H2O2溶液,2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②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3) 

    三、实验解析型 

    此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的背景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分析,作出科学的判断、归纳和推理。例如:《2005年评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主观题31题。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2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参考答案:(1)目的菌 选择 (2)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 (3)减少增加 (4)划线 (5)定期取样 细菌数目的对数 (6)灭菌) 

    四、完全设计型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试题中提供的信息,自己设计、选择、分析实验的思路和方案,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类型也是实验类题目中最难的。例如:《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主观题第40题。 

    萝卜储藏根组织细胞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和DNA?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研究,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源得知:①蛋白质在10%NaCl溶液中可沉淀析出;②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现特有的颜色;③DNA溶于10%NaCI溶液但在95%酒精中呈白色絮状沉淀,析出。 

    实验材料:白萝卜。 

    实验用具:粉碎机、烧杯、漏斗、试管、滤纸、玻棒、镊子、载玻片、天平、纱布。 

    药品及试剂:蒸镏水、NaCl、95%酒精、甲基绿染液、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标准样品。、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参与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 

    一、材料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鉴定及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讨论: 

    1.蛋白质在萝卜储藏根组织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主要来自萝卜储藏根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称取50g白萝卜洗净切块,加水30ml,用粉碎机粉碎,将匀浆经纱布过滤。二、1.向经纱布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10%NaCl,直至沉淀析出。经滤纸过滤,将滤纸上的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lml蒸镏水,振荡,用于蛋白质鉴定。2.出去蛋白质的滤液中,加入95%酒精,用玻棒轻轻搅拌,见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经滤纸过滤,用镊子将滤纸上的絮状沉淀置于载玻片,用于DNA鉴定。三、1.在用于蛋白质鉴定的实验试验中,加人双缩脲试剂,产生呈色反应,同时将蛋白质标准样品和lml蒸镏水放入另一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呈色反应。观察到两试管中颜色基本一致,说明实验试管中有蛋白质存在。2.在用于DNA鉴定的载玻片上,滴加甲基绿染液,DNA呈现蓝绿色,说明该白色絮状沉淀是DNA。3.通过对白萝卜储藏根匀浆过滤液的检测,说明有蛋白质和DNA的存在。四、1.是细胞膜等生物膜的结构成分,酶等功能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也是糊粉粒等贮存蛋白质的成分。2.细胞核) 

    综上所述,高考题中出现的实验题多以书本上已有的学生实验、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实验或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现有条件,设计实验程序、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目的是考查学生使用恰当方法验证生物学事实或探究生物学现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 

    针对高考实验题的出题特点,可以总结出一定的答题规律。首先,应明确实验设计的具体流程,即,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得出结论。第二,要认真读题,分清属于哪类实验试题,并利用题干信息,巧妙得分。如有的试题给出实验目的,并指出是验证实验,则相应的实验结论就应该是实验目的。有的试题给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性的,则相应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多种情况。第三,根据题干应分析得出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第四,根据设计实验的五个原则设计实验,这五个原则分别是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和简约性原则。第五,根据试题具体要求完成试题。 

    作者:生物一级教师  

   上一篇文章:小说教学简述
   下一篇文章:在前进中反思 在反思中前进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