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推荐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赵志彦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6.05

一些成绩

    继景影在2006年7月在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取得一等奖之后,2007年7月贾璐在全国中青年教师写作教学研讨课上讲授的《巧用突转起波澜》一课获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 
    2007年8月关大伟在辽宁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语文学科决赛中通过说课、做课件和朗诵等几个环节的比拼,获得一等奖,刘介民获得二等奖。 
    2007年10月王国权在辽宁省中语会第十一届语文教学研讨课公开赛上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独占鳌头。 
    2007年11月董维在东北三省四校青年教师研讨课讲的《陈情表》一课,获优秀课奖,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2007年11月在辽宁省中语会年会上关大伟讲授的周国平的散文《应该有天堂》,让全场唏嘘不已,荣获省级一等奖;刘介民讲授的《诗歌朗诵技巧指导》获得二等奖;冯丽讲授的《论修身》获得二等奖。 
    2007年12月我们学校被授予“辽宁省经典诵读示范校”。2008年1月我校被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赵志彦被评为“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 
    我们在2006年7月和2007年10月分别协办了全国中语会中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省中语会研讨会。学校各部门及学生们的卓越表现,受到全国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才桀和苏丽康先生的高度评价。  
    在辽宁省中语会第十一届年会上,我们上交论文13篇,有8人获得一等奖,5人获得二等奖。常务副校长刘朝忠被选为省中语会常务理事长,杜德林和赵志彦老师被选为理事。

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说得好:“如果一种职业人人可以担任,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必须专业化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 
    1、提升理念 
    汉语是世界五大语种之一,但相对于母语人数大大小于汉语的英语而言,仍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有至少80多个国家2000多所大学近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中国教育部正筹划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以推动汉语的国际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 
    2、教研组集体建设 
    我认为教研组作为一个群体,应该既依存于教师个体,又与个体有所区别,有所超越,教研的内容应该是教师个体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教研活动才能对教师富有吸引力,教研组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具体教学的设计完全可以通过“民间”交流解决,不必列为教研组建设的内容。教研组活动讲究一个“研”字,即研究落实教学思想,备课研究学生现状,听课、评课研究教学创新,质量分析研究教学得失,校本课程研究学生自主性学习。备课组是学校教学领域中最活跃的细胞,它影响着全年级的教学质量,各备课组组长团结组内教师,研究教法,探讨教学中的疑难,互通教学上的策略。各备课组成员间经常听课,学习上课教师之所长,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备课组活动扎实、有针对性。 
    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又给我们每个人提出新的挑战,我们语文组全体成员会一如既往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再创新的辉煌。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文章:让“动态生成”之奇葩在课堂教学中绽放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