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弊端 尽管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有上述的优点,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倾向。如果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必须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大量充分的准备。应该说这种准备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我们是为了一堂公开课而进行这样的准备是可以理解,但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课都进行这样的准备,那就有些困难了。这样就使教师的备课不够充分,减少了挖掘教材知识点的时间。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其次,有些教师将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视为一堂课的核心,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时候往往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而把利用多媒体放在首要地位或是核心地位。这就颠倒了教师与辅助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多媒体设备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教师。无论多媒体技术怎样发展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实质是人驾驭物,发挥物的优势而服务于人。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将多媒体视为板书的替代品。因为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板书抛到一边,甚至于多媒体课件本身就是以前上课时所要书写的板书,这就降低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甚至于抹煞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需要给学生一个消化信息的时间。
三、扬长需要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为了减轻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必要成立一个多媒体资源共享库。这首先可以发挥群体的优势。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要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优势,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不断修改,特别是将中青年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技术与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尤为重要。同时凭借群体力量还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数量可观的多媒体素材。制作一个优秀课件,需要大量的图片、录像等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一个有心人,特别是利用网上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下载有关历史资料,并分门别类储存在计算机里,随时备用。日积月累,丰富的资料库将为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在这个多媒体库中不但有教师们共同积累的素材,还可以存储由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不同学生群体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这样以后在其他教师使用的时候就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 一个课件质量的好坏,与它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学生参与密切相关。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能随机应变地对历史地图中的地点、路线、过程等由学生进行当堂操作或演示,体现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活跃气氛,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可防止从“人灌”转变到“机灌”的现象。课后对上课中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并进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最终达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目的。
作者:历史青年教师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