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今天,我应该这样做语文教师: 一、语文教师要做有追求,有激情,有思想的人。凡是有成绩的语文教师莫不如此。没有了追求便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与目标,便不会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没有了激情,在课堂上,你便不会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思想的指导,便不会有明确的行动,不会有有成效的结果。有思想,表现在爱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并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 二、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所谓学习,可以是到高等学府进修深造,也可以是读书自学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只有教师做热爱学习的表率,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没有丰厚的学识储备,语文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变得枯燥又乏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必须多读书,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师切不可只是传授语文知识而忽略学生成长的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学识渊博,见解不俗,视野广阔。要做到这些,必须不断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多读书,多积累储备。随着时间的延续,通过阅读,语文教师的学识一定会不断增长。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是任何其他一个学科所无法相比的。可以说,语文教师的素质与语文教学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 三、让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很多语文教师致力于完成教材的单一内容,把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的单一模式。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材只是例子”,也曾经引起我们的思考,但是对教材的钻研仍是今天许多语文教师重点钻研的内容这一点却是勿庸置疑的。怎样才能由这种封闭走向开放呢?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语文不仅是学习教材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语文课堂是学生探索新知、认识世界的开始,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引入广阔的生活天地,真正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又离不开生活的实际。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天地中自由飞翔。学生是生活的主人,理应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呢?首先,尊重学生个性,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发展学生良好个性创造良好机会。如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中要勇于质疑。其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好习惯终生受益。语文学习会陪伴学生终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自然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习惯。再次,帮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是有发展的人,才是适应今天社会需要的人。 以上就是我在读过李镇西教育文丛之后引发的思考,写出来与我的同行们共勉,愿我们都能像李镇西一样,或者比他做的更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我们所选 择的职业。 (注:李镇西文丛共3本:《爱心与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走进心灵》。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王丽萍 语文一级教师、教育硕士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