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改对教育资源的高需求与条件不完备的矛盾
新课程提倡的选课制和走班制,要求学校要有比较多的教学场所,因此,教室数量不足,甚至会出现挤占教师办公室的情况。例如信息技术课,一个模块10周40节课,学生同时上机,机房远远不够。实验设备严重不足,教师一人演示实验变成全体学生动手操作后,实验设备成倍增加,但国家教学实验仪器配备中心的配备标准没有相应改变。
2、人事制度改革与新课程实验对教师需求增多的矛盾
课改后教师工作量成倍增加,由于新旧教材过渡导致教师结构性短缺,物理化学教师多,地理生物教师少,缺编严重。因此,新课改所需要的师资情况与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存在矛盾。
3、《课标》的模糊性、教材的多样性与高考命题的矛盾
高考是新课程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课改学校、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教材的多样性,造成《课标》是高考惟一参照标准,但《课标》本身的模糊性,又造成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因此,造成教师教学时的困惑。同时,高中新课程存在着模块过多、新教材容量过大、学科间协调性不够等问题,各学科都在有意强调各自重要性,加起来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时排不开,模块排不下,学生学不完的状况。同一模块不同版本的教材差异很大,教师很难取舍,部分教材模块内容要求较为简单,而课后练习题却有难度,学生不会做。这些现象,造成了高考命题与课改实践的矛盾。 上一页 [1] [2] [3]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