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故事与诗歌的亲密接触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李鹏飞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10.11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语言的严谨,内容的纯粹,情感的精微远比别类文学更耐人寻味。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一切纯文学的东西都会具有诗的特质。一句话,揭示了诗的魅力,也阐明了诗歌不可磨灭的地位。 

    然而现在的年轻人都更喜欢看小说而不喜欢读诗。诗歌成了令他们头痛的难题。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现代人会对诗歌失去了兴趣呢?”其实,当你翻过一本小说后便不难发现,小说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小说可以把一个个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串联起来,以满足我们听故事的童稚心理。这是小说的本质,也是小说的趣味所在。今天,当诗歌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要唤回对它的热情,就要挖掘出诗的趣味。那么,我们不妨从最喜欢的故事入手,看一看诗歌当中有哪些故事在等待着我们。 

    当一个人读过很多小说以后便会感觉到,一部好的小说或戏剧往往也是一首相当好看的诗。不爱好读诗而只爱读小说的人,多半只在小说中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他们不问其艺术技巧,只求里面有趣的文字。爱故事本来不是件坏事儿,但若真能鉴赏,我们就必须超越原始的好奇心。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些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多也只是一个花架子而已。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只见到故事,而没见到诗,就好像只看到花架,而忘了看花一样,不免失去几分意义。所以说,故事和诗可以称得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欣赏了诗,也就自然能欣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么,诗当中的故事究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两首诗都有故事,而这两段多么简单平凡。我们暂且先不说作者语言的简练准确,就其内容来讲,两首诗之所以称之为诗,不单在于这两个故事,更在于故事背后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艺术本领。我们一起来看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作者描绘的是去深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见到的情景。可以想像:幽幽山谷,云雾缭绕,客童对话,隐者逍遥。多么令人神往!而简单的“云深”二字,实则写景,暗地里更抒发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摆脱世俗、离开乱世的向往。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诗人的心声,平凡的一个故事,体会出一份真实的情感。这便是故事的特点,这便是诗歌的内涵。 

    再来看以下这些文章: 

    《孔雀东南飞》 

    《长恨歌》 

    《琵琶行》 

    《石壕吏》 

    《西厢记》 

    《莎士比亚全集》 

    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歌或剧本,这里便不多提。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讲述了一段故事。如果就故事本身讲,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自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会真记》不见得就比王实甫的《西厢记》差多少。但就其文学价值讲,后者的内在都远非它们脱胎后的散文故事可比拟的。我们读诗,就要在《长恨歌》>中找出《长恨歌传》中找不到的东西。这也是诗歌带给我们与其他文学形式不同的深刻启示和独有的风采。 

    简单的故事或许你我都会说,简单的诗却并非你我都作得出来。尽管,它们表面上是那么的容易。读诗也就要从这种看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这样,我们才会找出诗歌中故事的趣味,才会真正爱上诗。 

    故事看到这儿,我们便不难联想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带动了人物情感的变化。可以说,故事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故事的升华。那么,故事是怎样推动情感发展的呢?诗中的情感又是怎样被作者溶入字里行间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中的情感世界。  
   上一篇文章:浅谈体育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培养
   下一篇文章:诗的生命--情感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