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非智力因素方面。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想搞好物理竞赛,参加竞赛的学生要具有优良的性格和品质。例如,很好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不畏艰苦的优良品质;良好的动手能力;极强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等。
最后,是物理教师的发现。
那么,具有良好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学生,物理教师如何去发现呢?物理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观察,并注意培养挖掘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发现好的苗子应及时推荐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对他们物理思维的培养。
三、竞赛选手的培养
有了好的苗子,如何培养,使他们成为参天大树也是重中之重。前面说到的选拔原则同样适用于竞赛选手的培养,也就是说,培养物理竞赛选手也应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进行。
对于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应注意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典型问题的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数学与物理结合的能力和一定的建模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
要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包括物理过程的分析、抽象、建立模型、数学计算等能力均衡发展。
对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应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建立在牢固知识基础上的高度的自信心等,并告诫学生戒骄戒躁、勇往直前。
四、竞赛辅导教师的要求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的竞赛辅导教师和好的苗子一样是搞好物理竞赛的关键。物理竞赛辅导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将好苗子培养成优秀竞赛选手的重要问题。
首先,竞赛辅导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物理学科的知识构架和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由于高中物理竞赛所涉及的内容大部分是高中不涉及、大学不讲的内容,并不是高中物理知识的简单加深加宽。这就要求竞赛辅导教师以竞赛大纲为蓝本,有机的把高中知识和大学知识结合到一起,这就对竞赛辅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竞赛教师不仅
要吃透高中教材,而且要熟悉大学教材,更难的是找到竞赛所需要的内容在大学教材与高中教材的结合点。例如,对刚体的运动(平动和转动的平衡)、质点运动学等内容,都是高中涉及不深、大学不详细讲授的内容,如何处理这些内容的深浅、难易是辅导教师处理的关键。
另外,高中物理竞赛的试题多偏重于规律、方法的应用,还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特殊计算方法、典型物理模型的建立。这就要求竞赛辅导教师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同时,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多种角度、多种手段进行讲解,尽量使学生能够在透彻分析物理过程,尤其是陌生的物理过程后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并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最后,辅导竞赛的最终目的是参加物理竞赛,所以实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阶段测试、年级竞赛的基础上应尽量多的横向联系、多与兄弟院校取得联系并组织相关人员(包括辅导教师和竞赛选手)进行讨论和测试。
物理竞赛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有较高的要求,物理竞赛的过程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艰苦磨练,经过物理竞赛的学生和老师不仅在对物理学科的理解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意志品质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虽然我在初次带队参赛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我经常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来鼓励自己,因为我知道我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我两年多的物理竞赛辅导中,王苏萍老师、魏民老师、胡卫国老师等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没有物理组教师的精诚合作也就没有我的进步。在此,向曾经给我工作很大支持的老教师表示感谢。本人对物理竞赛工作的全程仅仅经历了一轮,认识和观点上难免有偏颇之处,望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作者:辽宁省实验中学物理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