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教师节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亲切希望,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出了自我完善的方向。 静下心来教书,是指教师要静下心来钻研教学规律,钻研教学的内容。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养。 静以养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修养。得意时不骄,失败时不馁.静下心来坦然面对生活,方有一颗平常心。 宁静致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境界。心静则远,站得高,方能看得远,认识得深刻。人各有志,放飞自己远大的理想,只有静下心来,才会拥有广阔的天空。 静心静悟,问题在静中化解,是非在静中明辨,思想在静中绽放,工作在静中出色。静孕育智慧,静开发智慧,由此,静控制了冲动,抑制着盲目,克服了粗劣,驱散了功利,何乐而不为? 静下心来备每一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方式,静下心来品味与学生的分分秒秒,品味工作的乐趣,品味生活的意义。心静,生活与工作则澄明。 潜下心来育人,是指培养人才,培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才。 潜下心来育人,是为人师者不能成为一名只会教书的工具,还要善于哺育人。知识是学不完的,学习知识和探究新知识,都和学生的认知有关,一个学生有了求知欲和求知的好方法,他就会自己去努力学习。努力的向社会向大自然学习,教师只是他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育人,教育学生学会读书,热爱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育人的核心是尊重人。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尊重他人,自己更要注意尊重学生。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在教师的教育下得到强化,很难想象一个天天受教师训责的学生会热爱学习。所以育人其关键是要尊重学生,学生的进步,学生某些方面的优秀表现,当教师的要发现并给予肯定。促进学生继续前进。 潜下心来育人,就是说不能只浮在育人的表面,要深入学生的内心。有的放矢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崇高品德和教师的人格魅力。“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教师发展应有的内涵和重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