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过程 1.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 在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后,在每学期结束之前,指导教师或校内外专家给学生作报告,给学生以方法论的指导。全体学生均应参与活动。根据研究兴趣和选题,每3-6人组成一个课题组选出组长。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照"课题开题报告表"(见附表一)的要求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方案,并在开题报告会上接受评审小组的评审。最后,评审教师为每个小组填写评价表,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2.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 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承担的课题进行集中研究,如学校规定的每月一个周五的下午或每周一个学时,中间也可穿插个别性研究。个人或小组在从事课题研究时,可以逐项完成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的任务,也可以进行一些创造性研究活动。每次小组活动前都要做出详细的安排,活动中填写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和访谈表,然后交给指导教师以便及时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研究活动结束时,小组成员应共同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并制成课件。每个小组成员要写出个人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结,组长还要写出小组的总结。 3. 第三阶段:交流、验收 在这个阶段,各小组可以选择文字、挂图、声像和多媒体等有利于表现小组研究活动成果的形式在班级内部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实现成果共享。在交流后,各小组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使之完善,形成最终的成品性成果。在评审验收会上,各小组长代表本组成员进行答辩,小组成员进行补充。答辩由陈述,展示,提问,回答,评语五个部分组成。 流程图如下: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从2002年1月6日至2002年5月30日,笔者在辽宁省实验中学04届3班(高一、三班)进行了英语语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