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教学的历史 1926年哲学家斯马茨在其《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提出了整体论(Holism),1988年L.Miller创办《整体教育评论》 (Holistic Education Review)以及《整体课程》(Holistic Education),推动了学术界对整体教育的研究。l990年6月美国芝加哥发表的关于整体教育的宣言大大地促使了全球教育的改革O l991年6月在科罗拉多召开了第二届整体教育国际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整体教育的基本观点。同年8月发表了整体教育构想宣言。从此,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整体教学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传人我国。笔者自1990年起在辽宁省实验中学担任英语教学工作至今整整二十年,目睹并参与了辽宁省实验中学英语整体教学的尝试及逐步走向成熟。 二、辽宁省实验中学英语整体教学的尝试 1.教师的整体性 辽宁省实验中学经历了教研组制、年级组制、继而实施年级组教研组双轨运行制。规定间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及间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使每位个体教师融为集体,共同讨论、制定并修改教学计划、检验教学成果。 2.学生的整体性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搞好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衔接,形成了高一至高三整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整体性、一致性。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等系列活动使全体同学共同进步,成为一个接受教育的整体团队。 3.教材的整体性 辽宁省实验中学英语教研组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整合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 4.课程讲授过程的整体性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模块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使学生就课文内容在概念上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在教学中力求达到听、说、读、写的统一占已经形成了热身——课文学习的导入——课文整体阅读——在课文语境下学习词、词组、句子——围绕课文内容反复训练——课后作业的统一布置等自己的风格。 三、整体教学的反思 1.整体教学的好处 一篇课文是语言和思想连贯的一个整体,它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结构,因此,在课文教学时,采用整体教学法,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让学生记忆一些零碎的‘‘词句”,缺乏整体性。整体教学利用主题、主线组织语言信息输入,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知识系统,从而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篇章结构,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系统,完整,和谐,十分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整体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有效、持久地思考性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填充式地直接讲解,或让学生被动地重复课文中或教师讲解中提出的信息。学生的读、听、写、说、译技能和策略是在整体读、听、写、说、译语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整体教学的不足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完美的,英语整体教学方法也一样。它在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会有一些不足。比如:如何协调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如何搞好整体性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的关系等。 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