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新闻来源:教育信息   新闻作者:潘越   责任编辑:闻毅   新闻录入:张禹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0.11.05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中所表现的丰富的情感内涵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由此可见,注重情感因素,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语文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诗歌数目净增80多篇(包括与必修教材配套的《读本》及选修教材,如《中外现代诗歌赏析》《唐宋诗词鉴赏》),它们鲜活的打动了中学生朋友,极大的开阔了学生们的阅读视野。诗歌本身是一种情感十分丰富的文学体裁。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情感教育的丰富资源。教学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诗歌教学的情感效应,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就诗歌教学及其情感渗透展开探讨。希望发挥诗歌情感教育的功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灵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情感教育本身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如何才能在诗歌教学中引起并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呢?我想这种情感关怀应该是全方位的,以学生的情感现状为基础,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注意文明规范的教学用语。让学生获得充分全面的思考及发言的权利。在普遍关照中,结合目前诗歌教学中的实际状况,总结以下几点教学体验:
    1、诵读能把诗歌文本的美与学生感悟的美融合到一起,使阅读者与创作者之间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诗歌中尤其是古典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对仗,读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吟诵。吟诵,是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方法,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提倡“美读”,他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运用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使用这一法宝学习诗歌。让学生在吟诵中体悟作者的情感,在吟诵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读诗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读、小组读、齐读,有默读、朗读,也有分角色朗读等等。其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吟诵无疑是最能够读出作品情感的方法。如《致酒行》一诗中,“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这两句就应该反复吟诵,读出诗人的凌云壮志,在实践中,学生也确实在吟诵过程中被深深感染,读得意气风发。而陆游一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也让学生在深情地吟诵中被震撼,读得沉重愤懑。在这样有效的吟诵中,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在无意识中振作了精神,也更热爱我们的国家。 
     (1)通读。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要想让学生关照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感觉,就得让学生多朗读、通读。叶圣陶先生认为“吟唱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例如。学生在初步接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所获得的只是“柳”、“云”、“影”、“波”、“潭”、“船”等个别的、分散的、孤立的事物表象,还不是完整的统一的艺术境界。教师此时就要在学生多次通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通读中所感觉到的诸多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分析、综合等活动,形成生动完整的审美意象。此时。学生闭目凝思,一幅幅完整的艺术画面便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展现出来。不通读,不感觉,就找不到审美意象,或者把审美意象搞得支离破碎,也就不能获得完整的审美感觉。情感交流也不可能充分而深刻。 
     (2)美读,在指导学生美读之前,教师要作好范读。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而读之”,“读而思之”。成功的范读将文字变成了美妙的声音,有利于营造美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之“境”。达到一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物我两忘”的情感共鸣状态。又如《再别康桥》,只有心中充满喜悦、甜蜜之情,才能吟诵好三段既写景,又表现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的诗句。入乎其中,沉于其里.就会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3)审读,审读要求教师将学生从“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唤醒,回归现实,带着理性的思考对诗歌进行认真研究。让学生把“情动”发展成“理悟”。如郑愁予的《错误》,全诗以辽阔的“江南”为背景,之后焦点再移至“小城”,然后是“街道”,再次是“春帷”、“窗扉”,最后的特写镜头落在小小的“马蹄”上。但主人公并不是归人,而是过客,走了,镜头再次拉远,又返回到江南那广阔的大空间中去了……用理性的眼光判断。学生有可能认为其主题不过是表达过客和“美丽的错误”的俗套,这并不是一种很具有温暖人心的情感。等等。对这种理性的判断只要言之成理。就该积极肯定,使学生在审美判断中,情感走向成熟与理智。 
     2、巧妙构设情趣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互融中产生“乐学”的渴望及心灵愉悦。 
     (1)以“背景”激发兴趣。不少的诗歌及其作者,在其成诗过程中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发生,有些典故留传至今,成为佳话。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即兴插入。就非常情趣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作品产生共振效应。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可以适时插入李、汪二人之间如何建立友谊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李白在桃花村与汪伦等人饮酒赋诗,临别时,汪伦和朋友在江边踏足而歌为李白送行。深情的歌声回荡在山水之间,让李白激动不已,于是他当即挥笔写下了《赠汪伦》。 
     一个小小的背景资料。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但是又不是必讲的内容,然而这样宕开一笔,形散而神聚,激起点点情趣浪花,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2)以“画面”激发兴趣。人们经常将“诗情”与“画意”相提并论,这说明诗歌与绘画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教学诗歌可以把画面作为突破口。通过讲解朗读诗句,调动生活积累。将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即复制再创诗句描绘的画面,将其连缀深入意境,悉心感悟。在这具体的描画中,学生不仅有强烈的兴趣,而且他们所显现出来的审美感悟和再创能力也是令人惊讶的。 
     古诗词的含蓄往往体现在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所以要体悟抒发的“情”,必须把握“景”或“物”的特点。 
     首先,通过让学生寻找意象,描绘诗词本身所营造意境,让学生进入诗词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寻找诗词中营造意境的意象,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致的培养。又能够迅速解读出其中构建的意境.包含的情感。比如《赠从弟》一诗,找到了其中主要写的是松柏,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描写了松柏生存的环境是冰天雪地、万木凋零的严冬.而松柏是始终端正挺立、刚劲不屈。那么,对诗人所要展示的松柏坚贞的气节。凛然的正气也就容易体会了。再如宋词《念奴娇(洞庭青草)》,学生找到了素月、明河等意象,就很容易体悟出空明澄澈的意境,于是一句“肝肺皆冰雪”,学生就明白了因谗言而落职北归的词人要表达的是问心无愧的宁静,看穿尘世的澄净。其次,借助音乐、画面、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描摹诗词的景.展示诗词所体现的情境,引领学生情感注入。“诗中有画”是许多诗歌的共同特点,而音乐、图藏可以拉近读者与文学作品的距离,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更形象地展示古诗词的情境。引发学生无穷的遐想,帮助他们调动情感,从而更好地进入诗词的欣赏。比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播放邓丽君或王菲的同名歌曲,伴随着音乐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明月、宫阙、绮户”等画面,产生天上人间的联想。最后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懂他旷达的人生观。而林逋的《山园小梅》、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等都可以通过画面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梅的孤傲不群,山的沉稳厚重.从而体会诗人想在其中寄予的情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唐诗宋词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要感受诗词的情与志,把握其中的物象或情景无疑是有效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而任何形式的艺术和手段从理论上分析都不是纯理性的。甚至必须依靠充沛的情感。 
     以诗作画给学生们提供可驰骋想象的机会,所以他们感兴趣,有激情,也很认真投入。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也强化了诗歌教学的情感因素.还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3)以“质疑”激发兴趣。所谓质疑,就是提出疑问。爱因斯坦曾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现和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更为重要。”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用质疑解疑的方法激活诗歌的意趣,引导学生在疑问中经历一次情感体验。 
     例如宋之问的《渡汉江》中有这样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半年未见家书,牵挂之情可想而知,今已近家,却“更怯”和“不敢问”。为什么有这一反常情感呢?这一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启动了同学们的思维。这是一个直接切入主题的问题,教师要调动学生固有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诗人的情感。假如某一学生已远离家乡数日。忽然接到电话催促回家,是一种什么心情?找准这一点.学生便会自觉的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诗人彼时彼地的心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不要以为这些情趣化的教学方式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其实种下一种热爱与情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诗歌教学中配以画面、音乐、典故等手段,诱发学生深沉亢奋的情感体验,这种以情感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滋润了学生的情感。 
     3.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写或仿写,可以缓解他们思想上的苦闷,释放内心的情感。 
     “90后”的学生多愁善感,情绪易波动,面对青春期莫名的躁动,思想上会出现苦闷压抑的情感。他们惧怕批评厌恶说教。然而用诗歌来宣泄、交流。他们却乐此不疲。诗歌对于喜欢新事物又爱美的中学生而言,尤能激活情趣,扣动心扉。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写和仿写,有利于拉近学生与作品的情感距离。例如,在《梁祝》的音乐背景下,带领学生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的世界,讨论完课文的重难点之后,要求学生们对原材料进行剪辑。加入合理的想象改写。学生用心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命运,写出容易触动心灵的内容,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捕捉到了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这便是一个感悟升华的过程,一个受到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诗歌便能转化为学生心中雄厚的精神资源。 
     引导学生写诗并不一定就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能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情。情是用审美的艺术方式把握世界。组织学生写诗,并进行悉心的指导。诗便会成为师生交流的一个通道.这种情感关照。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与价值观等。有利于情感教育实施落实到实处。拓宽培养渠道。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上升到一种思想高度。所以,无论是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对事对人的好奇心和真诚的关怀。对今天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诗的实践中提高对诗的审美特征的感受力,更多的保住童心。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4、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对学生学习诗歌情感的调动。 
     诗歌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情感,使学生在你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如何使语言具有情感呢?方法大致有三:一是教学用语要词汇丰富,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二是要有幽默风趣的口语。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一些幽默风趣的口语能行之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特级教师于漪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老师则明确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三是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除了口头表达的语言外.教师还要通过适当得体的身体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来配合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特级教师斯霞就非常讲究用非语言艺术传达感情。她上课时,讲到愉快之处就面露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则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则表情凄苦、‘‘声音低沉。因而她的课生动有趣.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影”,常常是课己尽而意未绝。若做到以上几点,教师的语言就具有了吸引力,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的热情,使诗歌不再是枯燥的字词。而是一篇流利的散文,一曲优美的音乐。 
     要将情感因素深入到学生心灵之中。仅仅只有诗歌教学语言具有情感因素还不够。在课外,教师更是要与学生建立感情,热爱学生,以诚挚的心换取学生诚挚的情。有时候,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不是对诗歌作品本身。而是对教师深厚情感的迁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关心爱护学生是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情感投资,那么投资者不仅需要幽默机智的头脑。更需要一颗博大的爱心和高超的人格修养。 
     总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离不开情感渗透,只有当教师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使诗歌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切实得到提高。
   上一篇文章:伴随梦想起飞
   下一篇文章:关于生物教学中“问题一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