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中学地理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孙德峰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3.03.28



    2、通过教师的帮助和促进、各种信息资源的支持,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计算机提供的各种信息和教材内容是信息资源,是学习环境,教师和学习伙伴(同学)是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本模式中,通过教师精心准备的素材资料(CAI动画、图片、文字、视频、教材内容等),学生在课堂认真思考,及时交流相互启发,教师适时启发、引导、点拔、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得出所有问题的结论,教师总结、归纳矫正,真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3、通过知识这个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本模式实验中强调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学知识、学思维同时并进。教会(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综合问题——解答问题、以至于一贯具有发现新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如在教授地球公转速度时提问:地球为什么在近日点时速度快?在远日点时速度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提供了多种答案:①用开普勒定律解释;②用万有引力原理解释;③从能量的角度进行解释。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回答这个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如在教授黄赤交角的影响时提问:当黄赤交角变化时(同23º26’比较)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现象?学生也提供了多种答案:①太阳直射范围的变化;②寒、温、热三带的变化;③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黄赤交角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变通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多种办学体制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下一篇文章: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节选)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