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浅谈中国山水画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美术老师 吴成余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10.27

    五代宋初,有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以及李成、范宽,共同将山水画艺术推向一个高峰。荆浩总结唐人“水晕墨章”之法,继承吴道子和项容山水理路,采二人之所长,有笔有墨,成一家之体;关仝学荆浩有“出蓝”之誉,被称为“关家山水”;董源学李思训、王维、郑虔诸家,画面浑厚华滋;巨然的画“轻岚淡墨”一体,笔墨朗润。李成学荆浩、关仝创“卷云皴”,笔墨苍润;范宽师荆浩、李成笔墨沉着,气象雄阔。另有米芾父子(米芾、米友仁),创“横点集墨法”,号称“米家山水”。 

    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人,称“南宋四大家”。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各有发挥,独创出自己的山水精品。李唐画树如“点漆”,创“大斧劈皴”;刘松年学李唐,变“全景山水”为“小景山水”;马远比李唐的“大斧劈皴”更方劲,善画活水,且只画全景的一个角落,故称“马一角”;夏圭学范宽,善画雪景与长卷,构图常偏侧一边,故称“夏半边”。 

  “元四家”时,中国山水画又抵达一个新高峰,创造情景交融意境的同时更强调艺术个性风格(诗书画结合为一)。所谓“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四人,他们的山水作品各具面目,而且更加注重文人画气质,尤其是提出了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概念——“逸”。黄公望说:“画当以天趣为妙,画一案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不同画工之流”。倪瓒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只为自逸耳”。 

    明清两代在山水的精神和意境方面已无能为力,在宋元的峰巅面前人们只有景仰和赞叹。为了挽回历史的颓势,董其昌打出了“复古”的旗帜。在一个过于强调笔墨和程式的时尚中,画家们只有穷毕生的精力“血战宋元”,人们只有通过“临”、“仿”、“抚”、“摹”来标识自己的传统渊源,确立自己的艺术价值。清代画坛有“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人,他们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为山水画创造的最后的辉煌,最终消失在晚清的暮色中。 

    “笔墨当随时代”。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后,至20世纪,涌现出一批极富创造力的山水画家,比如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他们集前人之大成,吐故纳新,继往开来,把中国山水画重新推举至一个新高峰。 

    中国山水画,之所以延绵不绝而历久弥新,是与中国独到的山水文化不可分割的。后代的画家们寄乐山野,优游林泉,与山水精神相往来,已然超脱了山水物象之本身;至于石涛所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则是完全与自然山水融合一体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希望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的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终极追求。纯真而经典的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活,其存在价值,并不仅仅是针对画家或者欣赏者本身,而在于为整个人群服务,提供一种物质生活之外的诗意生存的可能,这在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新世纪,应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高中英语课堂词汇专项教学方法新探
   下一篇文章: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理念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