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从历史走向未来
——从历史走向未来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毛若丹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08.24

    三、继承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面纱渐渐掀起,它已近在眼前,还没有细心切错琢磨,躬行实践就开始了。学校组织我们赴山东学习考察,短短几天,受益良多。山东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始于2004年。通过听报告、听课,与教师座谈等形式,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我认为,新课改的推进应本着尊重规律积极探索,恰当把握灵活推进、凸显特色、直通可行的操作原则。把握住几个关键环节:新理念、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式。以理念为统帅,继续推进先进教学理念的宣传与实践;以新教材为根基,组织教师完成各级各类教材培训,组织教研组备课组教师集中集体备课,钻研教材,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实验中学学生学习发展并有利于高考的教学知识体系,每一位教师都努力成为本学科知识教学的合格者;以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为旗帜,创造出生机勃勃、充满智慧、富有实验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理念、新教材、新的教学方式,相融相通无法分离,它们紧密相联共集于教师一身。教师永远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始动者,没有教师的努力配合,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顺利开展,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使教师们在改革中发展,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 

    教务处为配合新课程改革,对教材管理、课表编排原则、学生评定、各模块结业时间的确定等事宜做认真的准备,确保新课改在有效的教学秩序中顺利进行。工作是繁杂的,困难免不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验园的明天,我们会竭尽全力。机遇与挑战并存,智者凭借力,乘势而上。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代一代实验人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探索出许许多多适应学生发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教师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如“高中语文学科‘六一民主化’教学”、“高中语文学科多种优化组合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高中数学‘五段式’教学法”、“高中英语‘四维’现代快乐教学模式”、“高中英语学科课内任务型和课外研究型教学模式”、“高中物理学科讲座归纳式教学法”、“高中化学学科互助合作探究法”、“高中生物学科探究解疑的教学模式”、“高中生物研究式教学方法”、“高中历史学科综合教学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循序渐进主题学习’模式”、“高中思想政治纵模教学法”、“高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堂教学‘四环’模式”等等。从2002--2004年学校陆续组织本校教师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编写了全部12个学科领域的校本课程。并于2004--2005学年度开始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美术、音乐、体育、创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工艺美术、日语选修、生物选修、英语选修等学科开设校本课程,收到良好效果,有效地落实了我校开设校本课程补充不足、弘扬特色的原则。这与新课改要达到的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创设尽可能的选择空间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办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凝结了实验人精粹的教学实践是实验文化深厚积淀的彰显,为新课程改革积蓄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巨大能量,这之中的科学性定能在新课改中发扬光大。新课程又将实验中学的以实验为本的实践推向崭新的阶段,实验人将创造实验新品牌,并继续秉承办符合科学的教育、办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前行。新课程改革又给我们带来了远大的发展空间,实验中学的发展足迹将印证美好的未来。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我与实验园
   下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