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高中工艺美术课综合实践模式探索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孙红利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01.11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规定了五个教学内容: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其中“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系列。由此可见,在高中开设工艺美术课不仅符合《标准》的精神,更是素质教育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高中工艺美术教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1.教学理念
 
    (1)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理论依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高中工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工艺制作的延伸和拓展,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对于省示范性中学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因为升学的关系在初中的时候就很少接触美术课(课时被文化课占了),他们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但是高中的文化课学习更加紧张,学生们不可能像专业学校的学生那样在工艺创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大多数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不是成为专业美术家,但是工艺美术教育所赋予人的审美、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已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在高中开设工艺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对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艺术欣赏和实践创作的综合活动。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被教育的对象,更应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作为授课教师应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对授课主题进行感受、体验、领悟,进而欣赏、理解和创作。这里面既有集体的合作与探究,也有互动交流的愉快和思索,还有个体创作的激情和表达,在研究探索、赏析的基础上开展实践创作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工艺美术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尝试艺术创造。 
    (3)与时俱进,创造多元的课程内容体系。传统工艺美术博大精深,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学子,不仅有责任深入了解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成热爱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更应该对世界多元文化了解和认同。高中工艺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它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技艺创作,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设置课题,查找资料,整合信息,相互交流,领会欣赏以至于个性化的创意与设计……都应该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托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下,使学生形成高尚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教学工作的传承与创新探索
   下一篇文章: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三首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