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校刊。”。本着这种精神,要求每个编辑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编辑人员都必须做到熟悉学校工作,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主要是把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学习经典著作,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勤于思考,敢于创新,而且要积极参与教育实践。他们听课评课,列席会议,做好报道,与领导沟通,获取第一手材料,这都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者型的编辑。
编辑人员同时必须不断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编辑工作是绿叶、铺路石和人梯性质的工作,始终为人作嫁衣,默默无闻的,但是一本刊物的出版,无一不凝聚着编辑的睿智和辛劳,编辑付出的心血常常不比作者少。编辑重任在肩,负有厚望,必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积极投身于“做学问”的行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竭尽忠诚,一心扑在工作上,才能把工作做好,为学校教育教学贡献绵薄之力。
编辑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能力,编辑的业务能力主要是:要具有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前者要有理论思维素养,才能善于捕捉或发现问题,才能鉴别和判断事物价值,进而组织发表。后者要有文字驾驭能力,即是对稿件做到精读内容,深化主题,理顺思路,校正错误,润色辞章,提升质量,等等。
面对这些繁重工作,编辑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因此,练好基本功和养成严谨治学规范有序的优良作风就成为编辑重要的课题。
在这里还应特别强调的是信息时代要求具有的团队精神,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的编委会就是充分运用团队精神,和衷共济、集思广益、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战胜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办刊十多年,有时自认为轻车熟路,游刃有余,难以摆脱编辑工作因袭的窠臼。解决的对策,应是坚持个性和创新。个性就是特色,只有特色才能富有吸引力、论证力和穿透力。创新就是原创,只有原创才能有鲜活的思想、完美的品格、大器的文章,才能把刊物办成在内容、形态、风格、神采等方面匠心独运、与众不同走出趋同于平凡而达到理想的境界。
(3)有一个高瞻远瞩、高度重视、给予政策扶植的领导集体。这是办好本刊的保证
我校领导一向重视舆论的作用,重视运用宣传媒介指导工作。
“敢为天下先”、“开一代新风”,这首先体现在我校最早创办教育研究室,一直把办《教育信息》看做是重中之重。1998年新版《教育信息》问世,领导提出了办刊的宗旨和方针,要求刊物要有个性和创新,积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开始实施稿酬制,经常关心编辑工作的疾苦,多次召开座谈会,并表扬和嘉奖优秀编辑团队,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