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学校纵横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学校文化是什么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新闻作者:《上海教育科研》 陆建国   责任编辑:闻毅   新闻录入:王美佳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2.12.19

新闻中心:近日,学校在全校教师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中,组织学习了《学校文化是什么》一文。一所学校文化的发展,应该将本学校的核心理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内化为全体师生的统一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并外化在各种教与学的行为上,并在教育教学中践行。通过学习,使全校教师深入理解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即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是一种愿景;文化是一种认同;文化最终是一种践行,从而使全校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并达成共识,为建设提升实验园的学校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校文化是什么
                                                                                                                    陆建国
    “文化”在当下很热门,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谈文化。说实在的,谈文化是一件好事,至少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勇气和乘势而上的干劲。我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号召,目的是动员全国人民建立文化自信,促进其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学校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以文化来引领学校的改革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是一种传承。从某种角度来说,学校文化都有其发展的历史文脉,是对优良传统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一些知名的学校,其文化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积淀中丰富。如创建于1865 年的上海中学,在创办之初就提出“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后来学校根据这一办学传统,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既体现了培育现代社会所需的一流建设人才的办学使命,又彰显了上海中学近一百四十年办学历史的主导思想。
    文化又是一种愿景。学校文化本质上体现了发展的方向和追求,其中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环境建设、课程建设等理想与追求。既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既有眼前的,更有长远的。学校发展的愿景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引导和激励全体师生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实现学校发展的愿景只有发端,没有终结,永远是一个“化”的过程,即以文化化人的过程。
    文化还是一种认同。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前提之一是要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同。不仅要知晓学校文化的概念内涵和表达形式,更要对其中的文化元素具有深入的理解和认同。当前有一种倾向性问题或思维方式值得注意,即把学校制定的发展目标、远景规划及规章制度等,都视为学校文化。其实,这些文本材料只有得到全体师生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并内化为大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之后,才能真正形成学校文化。比如“制度文化”的建设,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就要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听取和征求全体师生乃至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在充分反映师生意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框架,这是建设制度文化的必由之路。
    文化最终是一种践行。文化建设的关键还在于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没有践行,便没有文化。笔者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有作为才有地位;同时也认为,有行为才有作为。也就说,一所学校的文化真正确立并形成,主要体现在全体师生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行为上。说到底,支撑学校全体师生行为的是学校文化。因此,要发展学校文化,应该在如何将学校的核心理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内化为全体师生的统一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并外化在各种教与学的行为上做文章。要克服这样一种可能:学校尽管谈了很多所谓的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很时尚,办学愿景也很远大,规章制度也层出不穷,而师生的行为根本体现不出学校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诉求。这就成了所谓的“有知识没文化”。如有的提出减负增效,其实学生的学业负担仍很重;有的提出要丰富学生生活,其实学生生活很单调;有的提出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其实还拿不出像样的特色课程,等等。严格地讲,这是文化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因此,文化只有落地生根,体现在与其思想倾向和价值追求相一致相匹配的师生行为中,这时候才可以说,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

                                                                               (摘自《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 第6期 有节选)

   上一篇文章:我校学生代表参加2012年CDLS青年领袖峰会
   下一篇文章:我校2012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圆满结束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