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活动是1994年由中国台湾的王财贵教授最先倡导的,目前,台湾读经的孩子已超过百万。1998年,“经典诵读”进入大陆,最初是以送书和志愿者宣传的形式开展。在全国的一些省市地区已经有一部分人在进行着经典诵读。经典诵读的益处毋庸置疑。通过诵读,可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的语文素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激发全社会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钱理群教授认为“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吸取精神资源;经典的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经典,不仅要读中国经典,而且要读外国经典,不仅要读西方经典,还要读东方国家的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等等,绝不能将任何一个经典绝对化,神圣化,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在新的形势之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经典,乃至世界的经典呢?
传承我们的文明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在这方面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实践,不要让我们的经典、我们的文化在无声中没落。
你读过经典吗? 上一页 [1] [2] [3]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