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学校纵横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国学·经典·我们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王丽萍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2.27
    2007年7月25日至30日,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举办了辽宁省“经典诵读活动”师资培训班。培训班开班典礼由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助理葛洪源主持,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作了开班讲话,教育部副司长王登峰做了《语言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的报告,来自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台湾籍教授蔡礼旭、杨淑芬、李越、周泳杉、倪敏达等人作了以《“孝亲尊师,亲师配合”》《“礼在生活中的运用”》《“如何教孩子诵读经典”》《“传统文化与管理科学”》《“教书育人,育德为先”》等为题的专题讲座。 

    这次经典诵读师资培训班的举办不是偶然的。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不断思考人类将向何处去的问题。人们对儒家文化思想的思考和讨论在不断掀起热潮。1985年巴黎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宣言说,人类在21世纪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时代那里去寻找智慧。可见,孔子的学说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仍然具有供人们借鉴思考的价值。 

    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 

    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相继挂牌成立。 

    2005年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正式宣布在中国人民大学组建国学院,引起广泛关注。 

    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2007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以上事件告诉我们,我们的国家正在重视中华文明传承问题,注重文化研究,注重国学并积极倡导国学,正在有计划推进我们的精神文化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十七大的报告重点提出并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必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党已经认识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离不开已有文化传统的变革与创新;离开传统,割裂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祝福2008
   下一篇文章:我校三年发展规划(2007—2009年)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