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正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采取了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参加省新课改培训班,走出去学习考察,召开“新课改名师观摩课”,进行阶段性总结新课改实验以及执笔撰写经验论文等举措,积极推进新课改实验。校长刘玉华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第5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样本校校长专题培训班”,归来后向全校教工作了“认清形势,应对挑战,积极践行新课程”的汇报,进一步诠释了新课程实验工作,并对我校实施新课程工作进行部署。副校长11月代表学校在全省高中新课程会议上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管理经验。目前,新课改实验正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我校化学教研组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有突出的、优异的成果,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命名为“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五、发展“科研兴校”战略,搞好教育科研工作
“兴校之策,科研为本”。教育科研始终坚持“科研先导、科研兴校、教研一体、研训结合”的16字方针。“十一五”时期,我校有国家、省级科研课题五项。
其中,有国家中央教科所“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课题。3月12日,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干事及香港大学专家莅校指导,听取了课题组成员的《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课题汇报,对我校此项课题予以充分肯定。4月18日,我校参加中央教科所在常州召开的“中学德育创新与推进素质教育研讨会”。会上,《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党委书记、副校长作了该课题的中期总结报告,受到了与会者一致好评。省级“十一五”科研课题也在正常运作和进行阶段性总结。

1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五”教育科研教改实施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被命名为“科研教改先进单位”。
校刊《教育信息》继续贯彻了办刊宗旨,坚持贴近实际、凸显特色、质量第一的原则,是我校宣传教育的阵地及社会了解我校的“窗口”。
《教育信息》至今办刊长达22年出刊195期,成为备受好评的品牌刊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