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远离职业倦怠 做个快乐教师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吴飞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12.11

    3、智力发展 
    智力发展是一个很重要但又极容易被忽视的心理需要。但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问题、应对家长以及处理一些文书工作,这些工作琐碎繁多,周而复始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 
    很多教师都有和智力激发相关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有的教师喜欢下棋,有的教师喜欢摄影,有的教师喜欢阅读,还有的教师会喜欢搞一些小发明。由于平时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从事这些活动,智力激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怎么办呢?教师可以试着给自己做一个规划,比如说喜欢艺术的教师可以每个月参加一个和艺术相关的活动;喜欢下棋的教师可以每个星期和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下一次棋;喜欢阅读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读书俱乐部,每个星期聚一次,分享自己看的好书。定期地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教师的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教师就不容易产生倦怠了。

    二、善待自我 
    “在你有能力照应任何人和任何事物之前,你必须先照顾好你自己。”“在你善待学生之前,首先要学会善待你的家人,在你学会善待家人之前,首先要学会善待你自己。学会对孩子微笑,学会表扬他人,少对自己说几个不应该,给自己和家庭留些娱乐休闲时间。”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教师很少为自己留出娱乐和放松的时间。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常常是以牺牲家庭为代价的。不均衡的生活会使教师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之中,如易紧张焦虑,内心不安,脾气急躁和压抑过多等。教师不应让工作成为远离亲朋好友、拒绝改善生命质量的借口,工作只是工作,它并非生活的全部。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说过:很多心理症状会以自我摧残为主。不少病人因内在心理冲突而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面对这些带有“内隐”性质的心理变化,教师首先应该坚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要主动改变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摆脱教师职业倦怠,先要善待自己。 
    别人可以不善待你,因为那不在你的掌控之内,但你不能对不起自己,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朴素而从容地处在复杂的氛围之中。当然,善待自己并不等于放任、放纵自己。把握尺度,保持和谐,既不对自己过于苛求,又不能太多骄纵。在这种平衡的心态下工作和生活,才能减少职业倦怠的消极情绪。 
    1、学会奖励自己 
    适当的奖励对人的行为是一种十分重要而且是有效的强化方式。自我奖励能够克服“他人奖励”频率太低、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刺激和恢复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自我奖励的方式,有利于放松自己,将职业倦怠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适时给生活加蜜,不断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工作业绩。 
    奖励自己的理由很多,可以是精神的,如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奖励一下自己,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闭目冥想几分钟;出去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有特长的老师也可以趁机发挥练习一下自己的专长。自我奖励也可以是物质的,比如在工作之余与爱人或朋友一起聊聊天、唱唱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只要是有意识的奖励,都会使自己的精神更加愉快,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前进动力。自我奖励并非是自我姑息、迁就和放纵,而是在进行自我鼓励自我鞭策。 
    匆匆人生,实在没有必要成天生活在压抑和烦闷中。从早到晚埋头“赶路”,却忽略了路边的美景,错过了本该享受的快乐时光,实属不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别忘了适时寻找自我奖励的理由,且歌且行,乐在其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收获·希望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学的“横”与“纵”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