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支柱。有特长的人才更是国家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竞赛”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有利途径。我有幸参与了三届物理竞赛的培训辅导工作,收获颇多,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同时,总结自己以往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1年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用心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2001年底被学校领导委派指导2004年学生的高中物理竞赛。从此开始了我的竞赛培训之路。到如今,我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同组教师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校争得了荣誉,荣获省一等奖5人次、国家金牌一枚。回想走过的竞赛路,收获与希望并存,辛苦和喜悦同在。总结竞赛辅导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共有以下几点:
一、学科竞赛的“偏”与高考的“全”的关系
学科竞赛是单科突进的一种学习体制,要求学生特长突出。高考考查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从结果来看,二者都可以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但是,竞赛成功的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得到高校的青睐,而未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往往却因为竞赛的精力牵扯,造成其他科目的不完善,最终导致高考成绩差强人意。如何合理的处理二者的“偏”和“全”的关系是竞赛指导教师和竞赛选手值得关注的第一个问题。
从这几年的竞赛辅导和高考学习指导来看,我认为参加竞赛培训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单科知识中特长突出,而且可以做到全面发展。这需要竞赛教练员在日常的竞赛培训工作中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的分配,同时竞赛选手应注意在日常的学习中对其他科目的积累,这才能够做到特长突出而全面发展,同时为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冲刺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要想达到单科突出、全面提高的最终目的,就要求竞赛选手具有良好的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和极强的统筹安排能力。这也是我所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选材原则
竞赛之路是漫长、枯燥的。在我培训竞赛的几年当中体会最深的就是竞赛的枯燥。作为教练员,你要比别人做的更多、想的更多,物理竞赛辅导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将好苗子培养成优秀竞赛选手。良好的物理学科的知识构架、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工作的热情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练员如此,要想做一名成功的竞赛选手更加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