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依靠的是不断的创新,创新对于人、杜会、民族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高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在许多方面会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产生障碍。为了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了解这些障碍,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尽量去突破。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过于律己 缺乏自信 习惯影响
创新对于个人、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生活的改善,社会的进步,靠的就是对周围事物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由小变大,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一个机构,甚至一个民族,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就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创新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学校教育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在这一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明确高中教育中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然后下决心去克服这些障碍,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高中学生缺少创新思考的时间
面临高考,是大部分高中学生无法回避的现实。在现阶段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社会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不关心孩子创造力的培养,过多的将目光集中于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由于家长、社会的导向,所以学校教育只着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多的课时和作业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创造,很多学生更愿意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地位。
这一障碍是所有障碍中最主要的。国家教育部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置各类科技发明、创新奖,以鼓励学生中的创新精神。但是没有改变原有的高考格局,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和学生参与进来,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非对即错思维,追求正确答案
由于高中阶段实施的考试制度和命题方式,导致学生对于正确答案非常敏感。当教师在分析完试题之后,学生总是要问:“老师,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而他们忽视了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