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谈谈七年的从教工作。
首先是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教学工作。完成合格的教学任务,包含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诸多方面。认真备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了解学生、多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外,我认为青年教师重要的是听课,听课是更为真实地有效地向老教师学习的一条捷径。先听课,后上课,从中学到教学的技能,会减少教学中的失误。现在学校为我们聘请了导师,我的导师是魏民老师。“有困难,找导师”,应该成为我们年轻教师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要结合个人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手段,这样才有可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上课要充满激情。泰戈尔说:“激情,是鼓满船帆的风,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科学证明,人的情感状态也是会相互感染的。只有教师充满激情,学生才会在兴奋愉悦的状态下接受知识,知识的火种会被点燃。试想,站在教师讲台上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呢?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后的辅导。我认为做好辅导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及时、主动、耐心、有针对性。下班级辅导要及时主动自不必说,耐心更加重要,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次授课内容相同的情况下,理解的多少也就各不相同,尤其是“学困生”。这时作为任课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他们充分的讲解,不要怕反复、不要怕麻烦。 有针对性是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内容的针对性要强,对不同的内容帮助学生整理归纳重要的知识点和典型习题,二是对象的针对性要强,尤其是针对“学困生”,往往这样的学生不好意思提问题或者懒于提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有多少、各有什么特点,任课教师要心中有数,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就要主动地帮助他们找问题,排疑解难。
其次是班主任工作方面。 有人说过“没做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是不完美的老师”。2004年,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接手的班级是杨福云老师所带的07届理科实验1班,杨老师由于出国留学,所以我才在各位领导的鼓励下接手了这个班级。杨老师是我校的特级教师,她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是个影响大的班集体。所以,作为新班主任的我感受到了相当的压力,起点高、任务重是我的第一个体会。为了不辜负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期望,我努力向老班主任学习带班经验,自己也努力收集有关的资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带班风格:
1.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竞争环境就必须在班内培养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使一个班级形成一种团结向上,互帮互学、追求卓越的班集体;这种凝聚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关心、爱护这个班集体,教育学生要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培养起来了,班级工作就得心应手了。
2.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 做班级的工作,重要的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但也要在班内建立适合操作的、完备的管理制度。在纪律上我认为要“先立制度后实行民主”,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刚柔并济,坚持以德育人,宽严有度等原则,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
3.健全班委,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让那些品行高,学习好,综合素质强,有正气、有能力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协助老师和学校进行卫生、纪律、学习的检查和管理,同时,这种活动也锻炼了他们自己,提高了自己,升华了自己,更加适应将来社会多层次、多角度人才的需要。
4.要坚持“坐班” 这一点也是许多老教师多年总结的经验,也是作为年轻班主任的一个法宝。刚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几乎坚持每天“坐班”,从“坐班”中我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学生的信息,有助于在和学生的谈话中找到切入点,有利于做好学生的工作,并有可能把工作做在前面。当然这也不是说都是如此,“坐班”也要讲究方法。比如新生到校时间不长,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这段时间内坚持“坐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习习惯和作息习惯;新学期开学的头几周坚持“坐班”,使学生尽快地从假期的懒散状态转变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去等等。
我因选择了我的职业而幸福着,我为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而幸福着。最后,想以此段话与大家共勉:“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那就是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别样形式的收获,如今我们就是在这种付出与收获中体味着人生的快乐”。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