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遍览诗书觅芳华
--读书漫想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董维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6.27

    如今社会上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批评教师不读书。来自各种媒体的各种调查报告显示,教师的阅读量在连年走低。于是,种种批评与指责纷纷而来,似乎教师犯下众怒。身为教师,我一方面觉得有些委屈,另一方面却也有些窃喜。委屈的是,社会群体千千万,为何不读书的罪名单单指向教师?至于窃喜的原因就有些阿Q了:社会上不读书之风盛行,此风不改,势必世风日下。而作为负责“传道”的教师,自然最应该承担起这个艰巨而光荣的“整风”任务。可惜的是,教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够完美,这才激起了大众“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样说来,批评的声音还是源自于大众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所以教师还真的应当好好反思一下关于读书的问题了。 
    其实,身为教师,却真的不曾细想读什么书,读书读多少的问题,只知要读,须读。后来看到某文章说:技术时代为大量的出版物、印刷物提供了支持,传统的纸质书籍与电子书籍一并而起,流行、畅销、时尚与传统、经典、严肃共同占据我们的阅读思维。阅读不只是一种悠然闲适、趣味盎然的生活艺术,它更是一次严肃的灵魂的考验和思想的洗礼。于是,认真对读书问题加以思考,却真的发现了种种问题。

    一、读书,我所欲乎? 
    读书所为何事?世俗的观点无外乎以下几种,学而优则仕,读书可获黄金屋、颜如玉;不入仕也可为雅人,赏菊饮酒,作画吟诗。圣人的观点,读书可养浩然之气,处乱世仍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此基础上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过去赞美某人饱读诗书,通常形容此人家中“四周无它,唯书尔”。现在情况似有所改变。原因亦无它,网络也。 
    电脑把世界变成了一张网。循网攀爬,不再有什么信息是必须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的。那么,在生活节奏无比之快的今天,在人们变得更加功利的今天,读书还有没有必要成为“我所欲”乎? 
    答曰:然也。 
    网络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快餐式的平台,想要什么信息,的确是手握鼠标“指点”即可。然则此信息的来龙去脉呢?此信息的正确与否呢?此信息的最权威语呢?此信息的……呢?我们不可否认网络的便捷性,但同时也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眼前——网络缺乏系统性,权威性。在网络中,平民百姓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可是大家七嘴八舌,也就令网络成了鱼龙混杂之地。于是,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大量的时间去筛选,于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需要“注册”、“缴费”,而令我们哭笑不得的是,缴费之后得到的信息很可能竟是你自己的言论!于是仰天长叹:还是书好啊!

    二、众里寻她,何书可读? 
    我曾在学生中间做过调查:你读书吗?近半数学生曰:读。欣喜之下再问:读何书?几乎全体答曰:80后。我无言。不怪学生。自己每每去书店,充斥眼球的都是“青春文学”、“玄幻文学”,要么便是“成功学”,乃至“美容养颜”之类的“畅销书”。在商家为了利益而争相出书的今天,择书而读已然成为重要的问题。 
    那么,学生读何书?教师又该读何书?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用智慧去开发班级的潜力
   下一篇文章:高三考生如何应战高考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