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新课程理念及课堂教学原则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朱锡杰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4.14

    通过对新课程有关内容的学习,对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原则及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有一些肤浅的体会,结合听课的情况,谈谈几点看法,不一定正确,愿与老师们共勉。

    一、新课程理念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一是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二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转型给当代社会的知识状况、个体生命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课程理念也应相应的转变,传统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至上的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截然不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或删或添,教师不再把传统的课本当做是唯一的学习材料,教师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让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应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根据课堂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或改变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可以是课堂学习、课外学习、综合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学习、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全班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而变为学生是主角,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课堂。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独裁者”,而是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要注重学生的交往合作,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处于平等对话状态,就教学设计而言,需要确立“以学立教”,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确立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所确立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价值观,还需要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观,任何教学设计都只有在课堂中才能成为现实,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关的教育教学理念,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问题的能力,就是教学艺术性的体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课堂生成中得以展示提高。总之,新课程力图变“教”的教育为“说”的教育,变“静”的教育为“动”的教育,变“认知的教育”为“认知与情境统一”的教育,变“唯理性”的教育为“完整人”的教育。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原则 
    教师的教学若要达到创新的境界,必须先把握住教学的基本原则,钟启泉教授等主编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一书中,将教学的基本原则分为12项:如“良好的班级氛围;丰富的学习机会;妥善的课程安排;明确的学习重点;扎实的学习内容;智慧的教学对话;充分的练习应用;高度的支架支持;学习策略的教导;协同合作的学习;目标为本的评量;教师的适度期望。”我学习的体会,把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概括为:一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为课堂教学宗旨,这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二是为学生一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课堂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生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三是给学生更多地实践与动手机会,在做中学为课堂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各种方式、途径,引导和激发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来。四是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的幸福与成功的愉悦为课堂教学功能,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丰富联想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用智慧去开发班级的潜力
   下一篇文章:认清形势 应对挑战 积极践行新课程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