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而教学效果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新的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课程下,应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积极探讨,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引导教师强化三个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学生观”、“树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观”、“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观”。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其成功与否与教师关系密切。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高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程下,教师只有以全新的理念,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造就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 上一页 [1] [2] [3]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