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62年8月,张景义被任命为辽宁省实验中学第二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这个时期,调整教育“大跃进”工作取得实效,学校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之后,在时任校长张景义的领导下,聚精会神地做好了下列几件大事:
1963年3月,为了摆脱“教育革命”的混乱局面,规范学校教育,中共中央发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即《中学五十条》),我校为试点学校,学校认真贯彻《中学五十条》强调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加强“双基”教学,为学生打好必要的文化基础。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树立“四个观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学校按照《中学五十条》的要求,创造性地思考与实践,总结出经验,推动了工作。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我校迅速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热潮。
1964年2月13日,发表了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即“春节讲话”。我校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对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收效甚大。
1964年4月,上海《文汇报》报道育才中学的“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经验,我校认真学习贯彻育才中学教改经验,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收到了显著实效。
1965年7月,毛泽东写信给陆定一,指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强调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进一步调整了学生的负担,给他们宽松的时空,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
1966年5月,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持续了十年之久,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我校作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黑样板,遭受了严重的创伤。
校长张景义在“文革”中,一直以革命领导干部的身份,在风云际会中沉浮,在惨淡经营中甘苦,俨然是独自一人支撑着辽宁省实验中学大厦。
1966年,停课闹革命,教育厅工作组进驻学校,兴起的红卫兵运动,使学校领导和教工遭受打击和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