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校友撷英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光的追求
--追记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马祖光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盛若蔚 汪波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04.18

    名利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马祖光有权。
    几十年来,已经数不清他担任过多少个“一把手”、学科带头人、各种专业评审委员……他手里掌握的资源不算少。
    马祖光没权。
    他爱当“名誉领导”。他把财权、人事权、行政权统统分给别人,独独留下个带领团队科研攻关的“权力。”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名利”二字,马祖光看得淡。
    “署名风波”,可以窥斑见豹。
    王月珠教授不会忘记,马祖光刚从德国回来时,把在国外做实验的大批数据、照片交给她,让她测试。
    “思路是他的,资料是他给的,理当把他排在论文的第一位。何况成稿后,他又改了三四遍。结果他硬要把自己的名字调到最后。”
    类似之举,屡屡出现。
    “他们做得多,我就是改改看看,该的。”马祖光心安理得。
    结果,马祖光在评选中科院院士时遇到了“麻烦”。
    论学术,他的水平业内共知:国际著名光学专家。可一审阅材料,他的实力显然“不够”。
    “争取课题、项目,分给大家;出思路、出观点;指导、督促、修正……他干的尽是‘老黄牛’的活儿,还要拼命把名往后挪。这样的材料怎么‘硬’得起来?”马祖光的老同事刘国立教授道破天机。
    说起评院士,马祖光“三拒院士”的故事颇为传奇。早在1996年,王大珩院士就对马祖光表示:“小马该申报院士了。”这位学界泰斗的话不是轻易出口的,可马祖光没把这放在心上。
    从1997年起,学校开始为他申报院士。马祖光不同意,同事整理好的材料被他硬从人事处要了回来。
    此为“一拒”。
    两年后,学校“汲取”教训,直接将材料寄了出去。马祖光获悉后,竟提笔给中科院写信:“我是一个普通教师,教学平平,工作一般,不够推荐条件,我要求把申报材料退回来。”
    此为“二拒”。
    2001年,新的评审规则要求必须本人签字。马祖光横竖不签。眼看到了申报的最后一天,经办人急了,不得不请时任校党委书记李生亲自出马。
    “磨了两个多小时,都快没信心了。”李生出了一身汗。
    “我年纪大了,评院士意义不大,应该让年轻同志评。”马祖光毫不让步。
    最后,被“逼”无奈,马祖光勉强签了字。
    “马祖光抠门。”有人这么评价,说的是他总把课题经费捏得紧紧的,从不从中分一杯羹,当奖金发。
    其实,看到有的课题组发奖金,马祖光也急。他担心人心不稳。1989年,作为“863”第一批领域专家,马祖光第一次拿到4000元津贴,就当作奖金分给大家。直到去世,也鲜有人知道。
    可实验室花钱,马祖光向来大方。“全国高校固定资产固化率是20%,而你们老马有点钱就变成固定资产,全校数你们的资产固化率最高。“在校物资处,马祖光同样有名。
    他在学术上从不自私,无论对谁,别的学校、研究机构来考察、学习,马祖光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人劝他:“你也太实在了,秘密全泄出去了,总得留一手吧!”
    “楚人失弓,楚人得之,都在中国,不算失。”马祖光坦坦荡荡。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150年前说过的名言,用在马祖光身上,格外贴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近看远行的孙维刚
   下一篇文章:将理想进行到底--“教育市长”朱永新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