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做一名拥有诗意情怀的语文教师

新闻来源:教育信息   新闻作者:赵志彦   责任编辑:闻毅   新闻录入:张禹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1.02.24

    语文是一门科学,关乎国民的文化素质,关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正如中国学者王国维所言:“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教育杂感》)既然,语文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和情怀呢?
    一、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树知识新素养
    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有的老师视为畏途,有的老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忽而闭目养神,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才能使你在语文课堂上信手拈来,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呢?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是评价一个语文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其次还应该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必然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教师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有益于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课外知识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适当拓宽,学生学得索然寡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提高文学素养,要拓宽文化视野,还得听从鲁迅先生的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多看“闲书”,除了经典名著外,语文老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只有“博观而约取”。才能酿造最香最甜的蜜,“厚积而薄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邀游,从平庸走向杰出。 
    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重构新的知识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而是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语文课本应是很有趣的。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甚至有些讨厌语文。这与我们语文老师的知识素养关联自然很大,但教育观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学生是否是被动的听众?教师是否过分地对课文进行推敲与分析,枯燥地讲解?是否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心态开放,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释放?是否采取学生感兴趣的上课方式?经过认真思考,我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不同的课文我采取不同的教法:如上诗歌单元,可以组织朗读比赛,学生可以更深的体会文章的感情;如上戏剧单元,我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更深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慢慢的学生都喜欢上了语文课。课堂上发言也非常的踊跃。是啊,语文课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和无限发展的空间。我们只有将语文的特殊魅力尽情展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语文。并为之倾注情感,使之成为最爱,这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成功,也才是语文老师真正的魅力所在。
    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反思型教师追求的教学是完美的教学,而对完美的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善于面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总会有所收益。总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的,也才不会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感到厌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只要养成了自觉反思的习惯,我们就一定能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既洋溢着成功的自信,也保留着反思的冷静。这样,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老师会越来越受学生喜欢,语文课堂教学必将越来越精彩。
    三、同伴合作.在合作研究与探索中提高自己
    面对新课改。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也离不开同伴的合作。乍看是不经意的交流,疑难问题的探究,经过合作同伴的点化,自己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教师之间经常合作交流。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个性化,我们更加真切的体验到自己举手投足、言谈举止的意义,从与同事的讲述与争鸣中,对教育的看法、认识、见解也渗透其中,一般会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通过反思揭示出教育活动中内隐的思想与理念。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思想,筑成了我们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升华。
    我们面对的问题。每天都是新的,都需要我们去反思、去发现、去研究、去解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在学习中提高,在研究中找乐趣。
    四、拥有诗意的情怀
    语文教师的诗意应表现为诗意的语言。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那刹那间的感受: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那入木三分的刻画,那缥缈俊逸的漫笔,那纵情恣意的挥洒,那诙谐幽默的调侃……是语言的魔力,更是我们“以心验之”时灵动的勃发。做语文教师应该就是写一部曼妙的诗,内容缤纷多彩,语言行云流水。也许不一定华丽,但一定传神;不一定深奥,但一定隽永;不一定井然,但一定震撼。
    语文教师的诗意应表现为诗意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博大的、宽容的、充满人性关怀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应该允许有叛逆的声音存在,创造的火花迸放,寂然的感动呈现;语文课堂应该闪溢着灵动、惬意、恬淡与高远,既有小桥流水的平淡温馨,也不缺乏长江黄河的豪迈气势。而这一切的创造者是语文教师,演绎者是语文教师,充满深情的坚持者依然是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的诗意应表现为诗意的生活。走在闹市,我们悠然自得,欣赏着一街风景的诗意;踏进家门,我们怡然自乐,弹奏起明快生活的诗意;坐于书房,我们陶然自醉,沉迷于书山情境的诗意。我们欢喜着一片落叶的飘飘;我们欢呼着喷薄而出的朝阳,笑送走一天灿烂的夕阳。我们自足,却决不停滞。我们握着时代的脉搏,自信而优雅地行进在人类诗意的林阴道上,淡泊名利,让温馨诗意永驻心底。

 

   上一篇文章:《华商晨报》采访我校教师
   下一篇文章:发挥教研组作用,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