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用“八荣八耻”教育学生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徐广宇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05.2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是不行的,一个人没有一点精神也是不行的。胡总书记及时地提出的“八荣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振聋发聩,切中时弊,对树立正确价值观,对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私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 
    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好坏,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程度,能否与发达国家媲美,能否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接轨。衣食足,当知荣辱廉耻,知廉耻,方能知进退,有道则阳,无道则暗。有理则顺,无理则逆。道理明,是非清,民心合,天下必昌平!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我们致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秩序规范的经济,更是一种道德高尚的经济。我们现在最缺的资源,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无形的道德。 
    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我认为要通过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来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有正确荣辱观的学生。

    一、要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经这样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关系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前途。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掌握人类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全社会的职责和义务。 

[NextPage]

    毋庸讳言,当前的社会风气极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由于现在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秩序被打破,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以致出现了价值迷惘和寡廉鲜耻的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在学校里升学第一、分数第一,德育工作被严重削弱,使部分青少年对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追求时尚,喜欢另类,盲目崇拜,行为偏激,拉帮结伙,不敬师长。更有极端的例子,比如离家出走、轻生自杀、残害父母和老师也不时见于报端。种种现象令人忧虑和担心,同时,也说明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用“八荣八耻”教育青少年,学校无疑是主阵地,而思想政治课又是主渠道。一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二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发挥课堂教学在“八荣八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要把“八荣八耻”教育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家庭教育等结合起来,分开层次,行知结合,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使“八荣八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政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和“行”表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活动,不能让课堂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将专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胡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对于引导人民,尤其是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如何对待国家和人民、如何对待科学与劳动、如何对待他人和义利、如何对待法纪与生活的角度,全面阐明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明确了在“培养什么人”过程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深化。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要有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主题鲜明的专题教育课程,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弘扬爱国主义,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小事情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关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底树立得如何。因此,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落到实处,为同学们打下正确荣辱观的基础。 
    我们学校培养良好习惯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而众多行为习惯背后所体现的是社会主流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只有在学校教育中善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行为习惯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正确的价值观根基,也才能更好地确立、巩固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学校德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引导学生从小了解和感悟良好的行为习惯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不但从社会舆论上,而且从社会风气上都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创新实施德育,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家长培训,运用社会资源,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是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等。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荣辱观的专题教育活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具事件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学生言行的正确评价等渗透荣辱观教育。

[NextPage]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用“八荣八耻”教育青少年,开展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主题活动,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为青少年提供知荣辱、树新风的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精心呵护,努力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誉感和道德羞耻心,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栋梁之才。 
    如何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德育课程上得到落实呢?举一个小例子:一位高三年级的学生曾经问我:“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我利用教材“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了大量的有一定时效性的材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的、感受到的事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德育课程落实荣辱观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只要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就能凸显出来。 
    伟大的事业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干事创业、展示才华的时代舞台。广大青少年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道德修养的新标准,在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中唱响壮美的青春之歌,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写壮丽的诗篇。

                   作者:政治高级教师、政治学科标兵教师、高一·2部年级主任

   上一篇文章:作文语言教学创新探微
   下一篇文章:我与实验园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