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学校出台以“提升内涵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为主题词的《2007——2009三年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鲜明提出后勤校内社会化的新策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校产管理和保护,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深化后勤校内社会化改革,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并提出努力建设平安、绿色、文化、和谐的精品校园,充分发挥校园的育人功能的精品校园建构战略。
(一)建设专业化、年轻化后勤服务队伍
后勤服务工作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我们采取不断加强后勤服务人员的进修学习,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优化后勤服务队伍人员结构的办法,并从校外聘用高学历、低年龄的人员到校内从事管理工作,出现了临时工管正式工、临时工的收入高于正式工的现象。努力建设了一支逐步年轻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后勤服务队伍。
(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编制合理的年度预算,严格审查各项开支,建立采购中心,合理使用经费;增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坚持财务公开制度。
(三)加强校产管理和保护。
进一步清查资产,彻底解决部分校产闲置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成立了资产管理组,对所有资产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清查造册,每学期检查一次资产使用情况,做到帐物相符。充分发挥资产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四)追求服务质量最大化
关注细节,追求服务质量最大化。如食堂职工积极主动的服务及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准(主副食的制作水平)赢得了就餐师生的好评。食堂严管食品卫生,规范进货渠道,通过采买、质检、索证、保管、建台帐、出库再检、制作等环环相扣的工作管理确保食品安全。现在,食堂制作的主副食品种达到:学生每餐—主食4种以上;副食12种以上。教师每餐—主食8种以上,副食9种以上。学校宴请客人基本上都由食堂来完成。维修工作形成了巡查、自检、报修三位一体的维修检查体系,做到了及时维修,不出漏洞(小修当时解决,中修当天解决,大修三日内解决)。维修工作做到了既要及时进行,又要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对教学区域内的维修工作,一般都在中午、晚上进行。同时设立专人、24小时报修电话,保证随时有工作人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五)建精品校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