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简析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刘朝忠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3.06.09


    5.作文虽然还是话题作文,但命题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以前的话题作文的话题范围多是一些单一概念,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等均属此类。这类话题范围比较宽,很利于考生发挥,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由于缺少限制,会使一些考生宿构得逞,使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公平性,不利于选拔。而今年的试题,先给出了《韩非子》中的“智子疑邻”的故事,然后从材料中提取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带有两个概念之间辨证关系的话题,要求考生作文。这实际上是加大了话题的限制力度。笔者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在复习中猜题、压题,在答题中出现宿构的情况。这样做是可取的,维护了高考的公平性和严肃性,也应该是以后高考命题作文的方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提示很到位(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程度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要求也更加明确(如:“试题所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在给考生节省审题时间的同时,也避免了评卷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争议,可谓用心良苦。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维活跃的考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今年的作文如果考生角度选择不独特,材料运用不恰当,很容易写成“大众文”,想在分数上有一个突破就不可能了。因此,“避俗就新”依然是今年作文得高分的关键。
    总之,今年的高考试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颇有些创新的味道,为高中乃至初中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上均是一管之见,定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刘朝忠 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下一篇文章:2003年高考文理大综合“物理”试题点评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