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此次三省四校青年教师全方位展示、多方面交流、深层次探讨,为今后教学发展,教改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教师之所以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源于他们平时的刻苦努力和反复磨练。这三位教师均在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大,在参加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每天都备课至深夜,不但认真挖掘教材、潜心钻研教材还广泛阅读参考资料,涉猎很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并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向自己的师傅请教,每节新课都先听师傅是怎样上的,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与薄弱环节。在教学及教学管理上不断完善自己,他们在认真备教材、教法的同时还备学法,教学生如何去听课,如何去学知识。为此,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打成一片,倾听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他们把教育对象当成知己,而学生也把他们看成最好的朋友。一位学生对王博洋老师评教时说:“吾今生能遇此良师足矣。”他们平时教学态度认真,有厚实的知识基础,课上的也生动活泼,有的教师还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与学生密切沟通。另外,他们不但授课用心,辅导也耐心细致,如王博洋老师共教八个班,每节课讲八遍,但每节课都认真对待,大声讲解,有时嗓子受不了,桌子上摆满了自己买的和学生送的各种咽喉片、消炎药。他每周一、二、三、四都有晚辅导,特别是考试前问问题的学生排着队,累的两腮肌肉都酸,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没有,有时晚饭也吃不上,但只要有学生在的时候他都在,尽最大努力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所以他们赢得了学生的钦佩,也赢得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学生赞扬他们知识渊博,胸怀宽广,是好老师。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他们三位教师接到上课的任务后,每人都做了精心准备,近一个月来一直在忙碌着,每人都反复修改教案,请师傅及同教研组的老师听评课,试讲多达六、七次。有的为上好课多次对着镜子练表达、练讲述。“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分汗水几分收获”。经过青年教师的积极努力及各教研组教师的鼎力协助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这既是他们个人的荣誉,也是学校的光荣。 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东北三省四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是青年教师展示自我的载体,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是发现不足,找出差距的最好时机。正如专家评课时指出的那样,有的教师有些语言表达得不恰当,也有常规的失误,再有就是新的课程标准把握得不够准确。另外,有的教师也很紧张,有些准备好的精彩的东西忘记讲了,这也从另一方面看出课并不是完美的,青年教师还不够成熟,还要继续努力等等。 我们通过三省四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也了解了鞍山一中及其学生,他们待人热情,有礼貌、懂规范、守纪律,学习刻苦努力,文科功底深,基础知识扎实,课堂表现活跃,发言大胆,素质较好。青年教师研究课的成功也得益于鞍山一中有这样好的学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