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 理论是空洞的。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才是完美的。理论来自与不断的学习和认识,实践依靠不断的探索。
毕业年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树立学校整体一盘棋的思想,落实各项工作,力求做到精心筹划,高效复习,强化管理,重视过程,科学指导,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力求实效。高考备考,有其内在规律,树立教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实现人员配置的最优化,挖掘潜能的最大化,终值效果的最佳化,追求走毕业年级轻负担高效率之路,全面提高大丰收的思路。
一、2003届高考形势
高三复习的特点:大容量、快节奏、紧反馈、活方法、急调整。
1、2003届高考,辽宁省面临“5个第一”的挑战:
(1)高考提前一个月;
(2)英语听力记录总分;
(3)新教材内容;
(4)“3+大综合+1”的形式考试;
(5)网上阅卷。
2003年高考,增加了许多变数,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对我校,各有利弊,我们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培养节奏,尽快成熟起来,使学生尽早成为全方位、全面的应试高手,来迎接高考的挑战。
2、“3+大综合+1”的复习原则:
强化数语外,平衡理化生史地政,心中有个一。
3、复习策略:
把好自家门,适当串串门,共同找热点(不能强化热点)。能联则联,能“综”则“综”。
走势:稳中求新,稳中求变,过度自然。
特点:切入容易深入难,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多挖坑,少打井,形成网络成战壕。
师生具体要作到:立足教材,适当联系;把握教材,突出学科思想方法;立足课堂,一课一得;人在心在,既听更要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六科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
(1)突出基础知识;(2)突出学科的主体内容;(3)突出学科内综合;(4)突出能力的培养;(5)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体现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容。
文理综合考试坚持——“确保稳定,稳中有变”的思路。热问题,热情景,浅知识,重联系,高能力。热点要有“度”。
复习中师生要注意:
切忌热点问题过深,不能过于理论化,不能过宽,小事会分析,,一事一议,史地政讲究答题要点,要高度概括,理化生的问题要解决试题的切入点,加强审题训练,哪个学科知识——用学科思想方法分析——用学科语言回答——精练。
教学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的关系:“内容综合”与“能力综合”的关系;“知识积累”与“知识再生”的关系;知识点的“深挖”与“拓宽”的关系。
教师树立的观念是:
要知识主干,更要知识重组;要理论例证,更要联系应用;要重视训练,更要网络构建;要系统总结,更要专题训练;要结果分析,更要过程分析;要单兵作战,更要集团作战。
4、教学与复习中,要体现复习层次性要求:
提高复习效率,力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材是根,题单是路,高一高二做过的题是恢复,现在高三的训练是提高,模拟训练是综合。
复习教材的最好方法是:看目录,想内容,去翻书,做练习,尤其总复习参考题的内容,高考题经常是它们的拓宽,加深与变形。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