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学校纵横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守住心灵宁静 建设精神乐园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魏书生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04.18

    他们同样面对喧嚣的世界,同样面对滚滚红尘、遍地诱惑,他们的学生有的成了千万富翁,许多人成了百万富翁;他们改行的同事有不少发了财,有的成了地厅级领导;他们中的许多老师很有才华,亦有升官发财的机会……然而,他们眷恋着自己的事业,放弃了改行的机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许多人为之感到可惜,但他们只一心一意地爱着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
    过去我曾经幻想:教师能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后来我才醒悟,在客观上或许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我们不能盼望用一种新的职业歧视代替一种旧的职业歧视。只能说,所有人类社会需要的职业都是光辉的职业。只能在主观上感觉教师对自己来说是最现实、最适合、最光辉的职业。
    人与本职工作有着五种境界:1.无心无意;2.三心二意;3.半心半意;4.一心一意;5.舍身忘我。人在无心无意、三心二意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做了大官,如成克杰、胡长清那样;也还是不满足、不幸福、不光荣,也还是要争名于朝、争利于夕,也还是会信念流浪、灵魂飘泊、思想浮躁、远离精神家园。人在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种地、做工,即使做普通的农村教师,如胡家农场中学教师那样,也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灵魂安定,思想深沉……他们有着坚固温馨、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和那些无心无意工作的人比,他们充满了光荣感、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建设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
    我见过许许多多快乐的老师,他们外在差异非常大。
    有的在繁华的大都市,有的在没有电的小山村;有的学校豪华如宫殿,有的校舍仍然是茅屋;有的年薪十几万,有的年薪才六七千;有的学校从几十万、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中,优中选优,选那么几个超常班级,有的学校从几十万、上百万人口中,弱中选弱,选那么几个弱智班级。
    我发现一个现象,豪华如宫殿的学校,工资十几万的老师们不是没有烦恼;简陋茅草屋的学校,年薪六七千的老师们也不是没有快乐。如果再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管理得差的富学校,感觉烦恼的老师比例会很多,而一个管理得好的穷学校,感觉快乐的老师比例会很多。
    我绝不是宣传穷比富好,无论怎么说也是富比穷好。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文明的程度决定精神文明的高度,我只是想说明,在我国农村学校占多数、穷学校占多数的历史时期,穷学校的老师们不能失去信心,更不能失去快乐,因为物质上贫穷已经不幸,再精神痛苦,那真是双倍的不幸了。
    怎样建设精神乐园呢?看一看那些快乐的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互激互励,融洽和谐,怡然陶然。即使他们的学校在深山,即使他们的桌椅只是几块破木板,但谁又能说他们不快乐呢?
    有的贵族学校,管理不善,领导互相拆台,教师互相猜疑,学生指责教师为了钱而离开贫穷的家乡,教师埋怨学生有了钱就变得懒惰而傲慢。但即使在这样的学校里,也还是有快乐的老师,爱着那些富家子弟,满怀耐心,严格要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师生之间融洽和谐,怡然恬然。
    可见,一位老师想快乐,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牢固地建立起热爱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位老师埋怨学生、指责学生甚至挖苦、讽刺学生,最苦最累、受伤害最重的,其实是老师自己。一位板着阶级斗争面孔,总跟学生对立的老师,学生奉陪他三年五年就毕业了,他自己却要在这个岗位上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板着面孔战斗一生、对立一生、痛苦一生。所以,仅仅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也一定要千方百计善待学生、热爱学生。
    文明礼貌、聪明好学的优秀学生人人爱,爱优秀学生不用学也能做到。最不容易的,是让自己学会爱后进的学生,爱有缺点的学生。
    我市有一位孙老师,为了帮教后进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家访,一次次地给孩子补课。即使这样,孩子仍反反复复地出问题。一次孩子被留,家长心急找到学校,产生了误会。一气之下,家长当着师生的面,打了这位老师。别的老师纷纷谴责这位家长。事过之后,孙老师仍然关心这个孩子,孩子逃学她去找,孩子丢了文具她给买,终于感动了孩子和家长,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别人说:“家长打你,你干脆别管她家孩子了。”孙老师说:“她打我是她误会了,是她不对,不是孩子的错,我不管孩子,我心里不安。”以德报怨,为了孩子,即使受误解,也感觉问心无愧,也感觉自豪和快乐,这就是老师的境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副省长鲁昕致“宏志班”同学一封信
   下一篇文章:取经千里,办好分校!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