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尊师爱校。这就是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热爱学校。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讲文明有礼貌。在教室和走廊听不到大声喧哗、吵闹、说脏话。同学们勤俭节约,热爱劳动,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几乎没有。经常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参加植树活动,清扫分担区等。“文革”时期学校图书馆和理化生实验室的图书、教具和仪器大都保存完好。这在中学里是罕见的。校友农民企业家夏东云为学校教育基金捐资助学,校友眼科博士何伟在学校设立“何氏眼科奖学金”,校友高级建筑师朱小诗向学校赠礼等等,都可堪称校友中尊师爱校的楷模。 老师们爱校如家,把自己的一生和实验中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验中学的荣辱兴衰与自己息息相关。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律住校,早、晚自习都在教室上,为保证教学质量,很多老师都到学校辅导早晚自习;很多老师虽然已经成家,但根本顾不上小家,他们从早到晚无怨无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在实验园里。如东北模范教师杨明书,为了实现校园应该成为城市里的一块植物种类丰富的绿洲的愿望,他带头去新宾、桓仁大山里挖树苗,发动全校师生植树1700棵,种植了松、柏、杨、桃、榆等,绿化美化净化了校园生态环境,形成了今日实验园的校园风貌。被誉为“钱三角”的钱永耀老师,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都做得十分出色,他的学生王永志院士曾说:“对我一生产生重大影响,我永远尊敬的钱老师,祝您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尊敬师长,情深谊长的心声,十分感人。 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实验技师杨永义,担任理化管理员,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教材,他自制了上千件教具,仪器,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赢得了师生的称赞。曾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很多教师和职工,在实验中学奉献了青春年华,直到退休,工作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实验园,这样的教工很多很多,他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是我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认真从教。这就是忠诚于教育事业,对业务精益求精,工作勤勤恳恳,勤于耕耘,甘于奉献。我校教师们都能听党的话,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不计较份内份外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五、六十年代的教师,住房狭小简陋,没有工资外收入,生活较清贫,但都能忠于职守,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多年来在我校的教师群体中涌现了一批执着、勤恳、业务精湛、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诸多名师,如东北模范教师杨明书,被誉为“钱三角”的钱永耀,“马代数”的马学成,“赵语文”的赵北柯,“活字典”的王度庐,“赵几何”的赵忱等。此外还有王立如、张琦、方祖良、孙有春、李梦乔、孙连振、李家骥老师等等,还有一批最有爱心和宽容心、处处为人师表,重言传身教、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的班主任,如丁鹏云、穆春林、刘凤霞老师等。
四、严于律己。这就是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不放松任何教育的机会。我校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仪态、言行都堪称学生的表率,而且每位教师都富有活力,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从而才能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也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校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绝不迁就和姑息,如李梦乔老师的地理考试,一学生得了59分,李老师也不给提分达到及格而不用补考,这对学生的教育是很深刻的,并在学生中传为佳话。 我校教师之间能够真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志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以老带新,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老教师都能做到博览群书,勤于思考,诲人不倦,这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爱心、耐心、团队精神、合作品格和敬业精神。
五、学习雷锋。这就是让雷锋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我校师生始终高举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旗帜,沿着雷锋的足迹前进。雷锋同志于1961年1月5日在我校礼堂,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报告,使师生们深受鼓舞,并留下了全国惟一的雷锋讲话录音,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因公牺牲,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雷锋精神的感召、激励、鼓舞下,蓬蓬勃勃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实验人中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1963—1965年我校学雷锋活动方兴未艾,先后涌现出学雷锋活动积极分子武岭峰,刘小娜等等;1988年毕业生谢世明同学在高考前夕拾到一个价值千元的包裹,用了一天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失主;1990年,我校鄂永刚等六名同学在北陵公园参加义务劳动归校途中,奋不顾身地勇救了三名落水儿童;1991年毕业生孙滨源同学,1993年初一年级的周效里同学等都是学雷锋的典范。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校把开展学雷锋活动做为德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不断升华学雷锋活动,实验园的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为办学宗旨,也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成为同志们的学习榜样。 五十八年来,实验中学为祖国培养了近四万名优秀毕业生,他们都工作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两院院士王永志、马在田、李未、张懿、柴天佑等,就不一一例举。这是实验中学的骄傲,也是实验中学老师的光荣。 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教师是一种职业,一种古老的职业,一种永恒的职业,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有的职业可能将会消失,但教师这个职业不会消失,它将永远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薪火。 教师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有教养,最为纯洁和最为善良的一个群体,教师的劳动也是极其有意义的,它关系着民族的的未来,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与温暖,关系着每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关系着每一个人生命的素质。 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只有这种教育力量,才能推动人和鼓舞人,才能唤起别人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和向往。 教师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高举团结、和谐的旗帜,沿着教师的足迹前进,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让我们为实验中学的明天更辉煌而奉献出自己的爱。
[摄影--]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