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常务副校长 关俊奇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12.1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德育陷入了多重困境,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有人认为是功利主义使德育迷失了方向,有人认为是科学主义使现代德育丧失了自我,有人认为是政治的压力使道德教育变成了政治教育,这些外部压力使德育陷入了困境。有人认为现代德育困境的产生,其根本原因不在外部,而在道德教育本身,因此提出了超越知性德育的“生活德育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我们先从困境的描述入手。 

    困境一:道德教育的知、行分离。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人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这个特征,决定了班级授课制更适合于已有知识的传授,不适合道德行为的实践和体验,因此,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脱解的现象。 

    困境二:道德教育的目标乏力。在道德教育目标的确定方面,以班级为主体,其道德教育的目标往往是固定而统一的,不一定适合于所有道德个体。在以年龄为基本年级、班级划分依据的分班制度下,道德个体的道德状况不一,却要接受相同的道德教育的目标,其效果可想而知,对于道德个体,这种目标的设定是乏力的。 

    困境三:道德教育的个性缺失。班级授课制维持的是以统一规格去制造“标准件”的固定模式。模式化、标准化、智育化的道德教育现实就活生生地展现在每一个受教育者面前,呆板教条,过于理想化与政治化的道德教育甚至已经成为了学生精神上的桎梏。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儿童的主体性被泯灭了,另一方面,德育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涵,变成了纯粹的形式。 
      
    困境四: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模糊。目前道德教育的对象往往是以一个学年或一个年龄段的伙伴,大体上具有相同的道德发展水平,但这种对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判断是模糊的,因为,即使是针对性,也只是针对一个年级或一个年龄段,是笼而统之的。道德教育及道德实践的序列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序列或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序列来规划,而非单纯的年龄划分。 

    造成多重困境的原因,大致可以找到以下几种: 

    班级授课制自身的局限性。从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来看,其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首先,班级授课制固定班级、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其次,班级授课制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其三,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不利于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强调统一性,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在班级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境中,教师们通常采用的策略是面向大多数,表现为对一个班级学生总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知识状况进行笼统的估计,并据此设计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策略。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则因其不具有代表性,而在教育中遭受到某种损失。 

    编班参考条件的智力中心化。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由此可见,年龄和知识水平是编班的首要条件。在德育地位次于智育地位的今天,班级的组成大多考虑的是智育水平。杜威指出,道德教育的目标应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标,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一定的道德教育价值。“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赫尔巴特的这句话曾经广为流传,但在道德教育周期长度和效果的明显度不及智育,于是导致管理者很难把握其反馈与检验;同时,在“一纸定终生”的高考的制约下,几乎没有人敢掉以轻心,学校、家长、学生都像陀螺一样在考试制度的轴心下旋转,于是智育成了理所当然的惟一核心,在教育目的方面,道德教育目的并没有成为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以年龄或智力水平作为组成班级的条件,班级体成员的道德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而在实施道德教育的时候,却面向整个班级体,因此,这样的分班的方式也致使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 

    现行教育的过多“统一”。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以“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而我国现行教育依然是统一得过多,统一得过死。用同一本德育教材教不同道德认知水平、不同道德发展状况的学生;用同一个实践活动,面向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兴趣的学生;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不重视不同学生的道德需求,不允许学生有不同于学校道德要求的见解等等。这样的作法,一方面不利于有不同天赋的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教师为了“教”而教,这是造成因材施教困难的原因之三。     

    道德发展状况及道德评价的模糊性。“道德的评价,关系到人格的全部,不能轻意评价。”由于人的复杂性,人们对于道德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直存有争议,尽管如此,西方很多不同学派的学者在道德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评价方法,包括两难故事法,理想类型评定法,结构问题评分法,标准问题评分法以及确定问题测验法等,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于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的道德发展规律和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科学数据。但在我国,关于道德发展的评价与测定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所回避的问题。这种回避的态度,以及道德教育模糊不清、不能整齐划一、教师主观臆断占主导的评价,是使德育陷入困境的原因之四。     

    班级授课制背景下,道德教育陷入了多重困境,分析陷入困境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思考对策,笔者认为,倡导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倡导道德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势在必行,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是超越多重困境的重要手段。而实践方面的研究,是使因材施教的道德教育以合适的方式应用于基础教育的探索,是将因材施教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与实践合理接口的一种实践研究。因材施教,是教育界长期探讨的一个古老而又年青的课题。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首创并实施了因材施教。它是一个“静态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概念”。作为“静态概念,”指的是作为教学原则的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作为个体先天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的教育,即——把人的先天资历的不同作为施教的根据。《论语.季氏》载:“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并且因此而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语。作为“动态概念”,是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还在发展着的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所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不同的教育。从这两个角度来认识因材施教,前者从横向来考虑,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问题,后者从纵向来考虑,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发展问题。而对于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也应该从这两个纬度来进行思考,即不能脱离对人性的考虑,也不能脱离对道德发展的动态理解。因此,超越为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而出现的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道德教育因材施教必须考虑如下两点: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化道德教育;关注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道德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如果说关于因材施教的研究由来已久的话,那么关于“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的提法却是少之又少,将“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作为核心词输入“中国期刊网(CNKI)中,从1994—2004年各类学术期刊里,找不到以“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为主题词的文章。但是从中西方各种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方法及与实践的探究里,可以模糊地找到“因材施教”理论在各个理论派别的应用,而这种应用多散见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之中。    

    国内道德教育逐渐走向对道德个体的关注,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况且道德发展阶段的确立以及心理学方法的应用一直在我国道德研究领域存在着争议,被人们称之为“雷区”,这些现象问题的存在使因材施教被束之高阁。 

    国外大部分理论都建构在心理发展之上,与心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其研究过程多注重微观实证研究,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有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讲,西方对于因材施教方法的应用是科学和完善的。 

    无论是国内和国外,对于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理论本身的研究很少,无论是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界定、因材施教的前提、因材施教的功能、心理学基础等较少有专门的论述,其实践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样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可能和创新的可能。 

    三、研究目标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倡导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实践领域的操作化、模式化。因此,我们设定的研究目标是: 

    1、倡导道德教育对道德个体的尊重,实现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回归,张扬学生道德个性。 

    2、建构起具有辽宁省实验中学特色的因材施教的道德教育新体系。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1、倡导对道德个体的尊重、对道德教育客观规律的尊重,道德教育关注道德个体是因材施教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2、因材施教的目标设定、基础及功能解析、过程把握等在实践领域的操作化,尤其是道德发展阶段的中国化及因材施教的实践策略的可行性。 

    本课题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倡导道德教育的个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对学生人生、心灵的关爱,探索“因材施教”在道德教育实践领域的操作,为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具体内容即: 

    l、道德个体品德特征的诊断与鉴别; 

    2、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施以不同的道德教育; 

    3、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还在发展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4、超越班级授课制的“因材施教”道德教育模式设计。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从总体上可框定为:理论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 

    文献法: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掌握因材施教理论的总体研究现状,从而找到本研究的突破点。这种方法贯穿于全研究过程之中,本研究拟通过对三级文献的全面网络,基于对已有文献的全面收集,大量阅读、系统分析和整理,为相关部分的实践研究提供全面而有力的论据支持。 

    比较法:无论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比较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它同分析、归纳一样是理论思辨及实践研究不可缺少的。 

    实证、实践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专项研究的文献的梳理,立足于本研究的主攻方向,确定本研究的问题域,以问题为中心,辅以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践、实证的研究,总结升华成独具特色的理论、实践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拟从纵横两个方向展开,并以此作为我们的研究思路:   

    横向:以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培训带动全校教师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真正运用因材施教的理论,从关注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状况,关注学生的生命、心灵开始,来建构辽宁省实验中学全新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纵向: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来合理安排研究进度。 

    2005年9月一12月:准备并完成开题报告,完成国内外文献的补充搜集,在理论上进一步论证实践研究的可行性,着手拟定实践研究计划,制定研究方案。同时,开展对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的培训。 

    2006年1—2008年1月:开展实践研究,从道德教育课程、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的学科体现等方面的实践展开研究,力求探索出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的适合实验中学特色的实践模式。 

    2008年2月一2008年6月:对实践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分析整理的结果来反思前期的理论假设,并修证理论假设。 

    2008年7—2008年9月:得出结论、准备结题 

    六、预期研究成果 

    理论成果: 

    1、省级以上相关学术论文3--5篇 

    2、中期研究报告一份 

    3、校刊《教育信息》德育专刊一期 
   
    4、德育校本教材一套 

    实践成果: 

    1、构建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符合现代道德教育因材施教新理念的实践操作模式 

    2、实践活动光盘一套 

    作者:常务副校长 

                物理高级教师 

                省德育先进工作者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摄影:董志光)  
   上一篇文章: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确立全新的教育质量观
   下一篇文章:道德教育的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因“材”施教辨析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