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程,注重于督促和检查 研究性学习更为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会如何去进行研究。选题的不同,研究的难度和时间也不相同,有些课题可能会花费学生不少的精力。我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学生在选题及研究的开始阶段,往往热情很高,十分主动。但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人,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进度比较缓慢的时候,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甚至于会停止研究,凭想象弄一个结果敷衍了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督促检查。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督促检查,不同于作业和课外练习的检查,其基本的方法有:1、定期深人课题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或要求课题组定期汇报课题进展;2、引入适度的组间竞争,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3、进行组问互查,相互督促,相互启发;4、参与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帮助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我们这次开展研究性学习期间,虽然日常教学任务很重,但我仍会尽可能的抽出时间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要求课题组定期向我汇报进展情况,鼓励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协助,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研究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结题、汇报,注重于形式上的要求 尽管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但课题的结题、汇报仍然十分必要,写好规范的结题报告和汇报成果展示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取了大量感性材料,但他们缺少去粗取精的方法和归类分析的能力,不知道怎样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不会写结题报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在结题时,教师要注重在结题形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选择结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并对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结题应递交的材料有哪些,如开题报告,研究活动记录,收集的资料,总结性成果和个人的体会等。再者,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辅导或提供必要的结题样式等方式,对每项内容的撰写格式加以指导。为进一步提高结题报告的质量,我们组织课题组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取长补短,这又可使研究性学习再掀起一个新高潮。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热情很高,而且他们的表现也出乎我的预料。所以,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同时,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千万不要过多的干涉和参与,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不过,在总结汇报时,教师一定要对总结的内容和形式给予具体地指导和监督,否则就会影响到汇报的质量。我这次对汇报过程指导就不是很到位,导致我们的汇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惟一感到遗憾的地方。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开展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所以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更重要的是这次的经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开了一个好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我本人作为指导教师,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使我体会到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把握指导尺度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