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上取得的成就
我搞摄影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拍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好作品,展示我们校园的文化生活,这是我多年来追求的目标。
由于我校是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接待工作中较繁忙,所以拍摄的任务也比较多。不管是接待省市领导、港澳台同胞,还是其他兄弟学校来访,以及学校的各项活动我都能一丝不苟,认真的去抓拍每个动人的画面。2003年以来共接待拍摄任务近百次,拍摄近万张照片。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关怀下,我的辛苦努力下,拍出了许多好作品。
2003年9月,“航天英雄在辽宁”一组相片刊登在《辽宁教育》。
2003年9月4日,“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我校优胜者的相片登在《沈阳晚报》。
2003年11月19日,王永志院士与他的老师和母校的“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相拥”(共五幅)刊登在《沈阳晚报》。
2004年5月28日,“生物小组殊荣多”刊登在《沈阳晚报》。
2004年6月22日,“十三名高三学生入党”刊登在《辽宁日报》。
2004年7月7日,“美国学生在沈阳”刊登在《沈阳晚报》。
2004年8月,“辽宁省实验中学荣获第13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金银铜牌的好成绩”刊登在《辽宁日报》和《沈阳晚报》。
2004年元月,《摄影作品集》正式出版。这本孕育了两年多的摄影作品集由辽宁美术印刷厂印制出版,首次印刷1000册。同年5月,我校结合50、55周年校庆分别出刊了《辽宁省实验中学画册》。这两部作品集是我二十多年摄影工作的积累,也是二十多年摄影作品的精神积聚,更是二十多年工作成果的汇报和辛勤汗水的结晶。手捧摄影作品集的我既兴奋又激动,感慨万千。第一部作品集给了我荣誉,更给了我再创作的激情和动力。我会永远记住达·芬奇的一句话:“画面展现的,比钻石更可贵。”我清楚地懂得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摄影,学好摄影。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心去记录实验中学的每一个美丽瞬间,使瞬间成为永恒,留住历史,赠给未来。
小小的照片,留给人们的是美好回忆,同时也能反映出每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和发展成果;反映校容校貌,给人以启发,给人以教育。特别是在我心情浮躁或闲暇时,拿出这些心爱的相册静下心来欣赏,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大的享受与慰藉。这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领导与师生大力 支持的回报。它让我有一种成就感,更鞭策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接再厉,创造辉煌。我爱摄影工作,爱我的工作岗位,更爱多年来培养教育我的这块沃土——实验园。
四、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一场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全球兴起,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信息化大潮的涌起,是对现代教育体制的一种严峻挑战。作为身处教育战线的职工,要与时俱进,积极迎接这一挑战,跟上时代步伐。重要的是端正认识,转变观念,适应学校发展的新要求。认真学习,用教育现代化思想武装头脑,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网络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技术,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我自费报名参加了学习班来提高自己,学校领导还为我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这是对我的最大鞭策。我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条件,努力学习,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厚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极之路,而路就在你脚下。
我决心在党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把本职工作做好,为我 校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 教育研究室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