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校际交流频道 >> 外出访问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谈教研组长四川考察体会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徐广宇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4.05.25

    二、"校老"路不老 
 重庆一中办学历史悠久,是重庆市重点中学之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办学设施,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在85%以上。但是,该校并没有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他们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十分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他们除了开设必修课外,还开设了选修课、竞赛课等,并在1994年起就成立了选修课的课题组。该校选修课又分必选课和自选课,其中自选课除了美术、音乐、标本制作、天文、数学、生活、网页制作、化学实验、英语口语等外,还有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环境保护。学校每周划出两个下午时间(其中一次为周六下午),为开展选修课、竞赛课活动时间,并要求全体学生参与。 
学校以学生为本,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所要开设的选修课的活动情况全部上网,供学生浏览,以选择自己兴趣的选修课程,学生还可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选修课程的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选修课的质量以吸引学生的参与,如他们在环境保护选修课中,学校自编教学大纲、讲义,介绍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系统知识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并聘请校外专家讲课,还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环境要素监测、环境问题的调查活动。平常各学科的教学中还注意融入环境教育的知识。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他们自发成立"绿色行动小组",主动改善身边的环境、传播环境保护的知识,并创办"绿色之声"小报,积极撰写下论文,把环境知识制作成网页等等。总之,通过选修课,扩大了学生视野和科学思维方法。

    三、"名校"培优生 
    成都七中素以治学严谨,启迪有方和爱生育人的优良办学传统和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管理水平享誉省内外。九十余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学毕业生,他们在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知名人士孙震、田家英曾就读于该校。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陈家镛、李荫远、蒲富恪、唐明述、叶尚福等先后毕业于该校。
    成都七中提出了关于"发展性教育"的一些思考,其目的是为了阐述一个观点: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即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了学生的发展,他们在教学上加大了改革力度,目标是:选用教材要更科学,设置课程要更合理,教学手段要更先进,组织形式要更灵活,课堂教学要更民主,自学时间要更充裕,探索空间要更广阔。在教学上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到以"学生为本"。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芬芳弥漫威尔士
   下一篇文章:千树万树梨花开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