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校友撷英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近看远行的孙维刚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续梅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04.15

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有人说,能把老师讲的所有知识记住,或者把最重要的知识记住的就是好学生。 
    在孙维刚眼里,这样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只会因袭教师。 
    孙维刚总是鼓励学生推翻教师给出的结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为什么’的问题”,他鼓励学生向未知世界挑战,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他善于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当导演,引导学生把一堂堂课演绎成攻克一座座山头的战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去归纳,去证明,去总结,去完成。这样的过程,孙维刚称之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传递聪明。他提倡的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有些题,学生们可以找出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解法,在此基础上再一起寻找这些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和必经之路。然后,在多解归一的基础上,总结一些题目的共同特点,从而找出普遍的规律,即多题归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思维得到发展,更感受到共同探索、获取成功的乐趣。 
    很多人认为孙维刚教学进度太快,实际上在初中的前半段,他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上。从初二开始,学生学习的习惯基本形成了,能够主动领悟知识,记忆和认识都比较深刻了,不需要不断地重复复习,省去了很多时间。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学进度就自然提高了。因此,他用一个月可以讲完初一数学课程,初一一学期多一点讲完全部初中课程,初二讲完全部高中课程。 
    孙维刚的学生一般没有家庭作业,而且每天能保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男同学每天跑1500米,女同学跑800米。学习轻松而快乐。

师爱无边——

    每当我来到孩子们中间,我的心我的情就会被他们占有了。我爱孩子们,从他们的每一个进 步中我享受到了金钱买不来的幸福。
                                               ——孙维刚


    在孙维刚眼里,爱学生超过爱自己的生命。

用生命育人

    孙维刚与癌症的抗争进行了12年之久!孙维刚的学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件“小事”:有一年,他的班上有4位同学代表北京市参加第七届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竞赛当天,孙维刚的膀胱癌复发,大量尿血。是陪学生去还是不去?不去,学生认为不是孙老师一贯的作风,肯定身体出了问题!为了不让同学们分心,孙维刚强打着精神,陪了学生整整两天后才住进医院。 
    一次,孙维刚的班承担了打扫一间旧平房的任务,房屋灰尘厚重,孙维刚怕学生们吸进石灰粉有碍健康,于是让全班同学到院子里去,自己戴上口罩进了教室并反锁上门,用长长的掸子在屋子里大干起来,学生们回过神来,使劲敲门就是不开,等尘土落定,他出来已是蓬头垢面了,孩子们看着心痛地哭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孙老师第三轮实验班高二时,一位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希望通过跳级减轻家中负担,孙维刚认为他跳级不一定考得上理想的大学,于是告诉家长,孩子品学兼优,我 向学校为他申请奖学金。其实孙老师为了不为难校长,自己替这位学生交了一切费用…… 
    孙维刚的学生王一回忆说:我们班同学有良好的修养,来自孙老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孙老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我们班坚持男生每天跑1500米,女生跑800米;因为孙老师会和大家一起跑;大家喜欢文艺活动,因为孙老师会和我们同唱、同奏、同台表演…… 
    曾有三所高校以优越的条件调孙维刚去任教,他不为所动;领导多次安排重要岗位给他升迁的机会,他痛快地拒绝了。出去作报告,他总会说,二十二中是他成长的沃土,“孙维刚教改实验”是一项集体教育实验。 
    孙维刚最喜欢建班原则中的第三条——要因为我来到世界上,而使别人过得更幸福。即使是在他的追悼会上,播放的也不是哀乐,而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因为他不愿意给人们带来一丝悲凉。 
    孙维刚无论走到哪里,介绍自己时总是说,“我叫孙维刚,北京二十二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一分坦然,一分自豪。 
    远行的孙维刚,微笑永存,精神永驻。
 
                                                                      摘自《中国教育报》1.24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文章:终生无悔的追求
   下一篇文章:光的追求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